一座座具有現代化氣息的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路網貫通城鄉,璀璨的路燈、干凈整潔的街道,無不顯示著鄧州城市“顏值”的巨變。
大手筆謀劃、大項目支撐、大力度推進,一場以“六城聯創”為載體,建設和諧宜居宜業家園為目標的大會戰,正在鄧州如火如荼地展開……
這一切,都得益于我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強力推進。去年以來,我市圍繞老城提質、城市雙修、產城融合、文明城市創建、城鎮配套等方面持續發力、統籌推進,強力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全年完成投資81億元,宜居宜業環境大幅提升,城市形象得到顯著改觀。
老城舊貌換新顏
人民公園,拱橋相連,碧波蕩漾的水系如同綠色的明珠鑲嵌在穰原古城。林蔭水畔的休閑步道上,許多市民在這里唱戲練嗓、跳舞打拳。市民錢愛英忍不住夸贊:“鄧州的人民公園和雷鋒公園景色這么好,節假日不必外出旅游了……”
在老城提質方面,我市先后打通斷頭路,改造主干道路、背街小巷,新增道路硬化。按照海綿城市理念,改造人行道透水生態磚,加固城區險橋,修補老城區瀝青路面,水泥路面,更換路沿石,劃設交通標志線6.4萬余米。實施供排水能力提升工程。新建的第三水廠已建成并進入試運行階段,完成配套供水管網改造20余公里,使城市老舊小區居民用水條件顯著改善。對老城道路排水設施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敷設、改造污水管網22.9公里。
此外,清淤雨水井、檢查井各8900余眼,解決了三孔橋、一孔橋等橋下道路汛期積水抽排問題,完成了人民中路、交通路等主干道及32條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任務。實施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工程。對城區25條背街小巷和6條主干道路3200余套路燈進行安裝、維護。去年以來,新建壓縮式垃圾中轉站5座,全市壓縮式垃圾中轉站達到40座。開展“公廁革命”,在老城區范圍內新建水沖式公廁15座,新增移動公廁20座,新建、改造游園公園11處。
三河五湖水相連
清晨,家住藍灣嘉園的趙寧早早起床,到附近的濕地公園晨練。這里水光瀲滟,寧靜優雅。“你看看,這里環境多優美,真是‘處處是景、步步入畫’。”趙寧對所處的環境充滿自豪感。
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水就沒有靈性。我市圍繞獨有的“回”字形護城河特色,結合棚戶區改造,謀劃實施了內外城河修復、水系連通和8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目前“三河五湖”水系連通建設工程和部分棚戶區改造項目均已啟動實施。其中,投資8900萬元、占地348畝的明珠湖公園項目,投資3.34億元、占地1600余畝的鄧西湖公園項目均已建成蓄水。
在產城融合方面,完成產業集聚區套合改制,集聚區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建成區面積達17平方公里,區內配套修建了主次干道及區間道路、電力線路、形成了五橫十縱主干道道路骨架,并同步配套建設變電站、自來水廠、污水廠、客運站、綜合服務中心以及職工住房等公共服務設施,現入駐企業213家,吸納就業3.5萬余人。確立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紡織服裝產業形成了以永泰棉紡、雪陽集團、申港紡織、圣新源紡織等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建立了從紡紗、織布、服裝鞋帽加工及銷售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年產值12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形成了以凱達汽車整車制造、沃爾福渦輪增壓器、北方星光汽車中央集控鎖等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年產值60億元。
文明和諧新家園
“沒想到鄧州城這么干凈、整潔,鄧州人這么熱情、文明。”春節期間,第一次從四川來看望丈母娘的陳小剛不禁發出感嘆。
無論是生活在鄧州這座城市的市民,還是來鄧州出差訪友的外來客,都會由衷地贊嘆鄧州美了、凈了,真是一座文明城、幸福城。
在文明城市創建方面,我市扎實推進“六城聯創”,以文明個人、文明家庭、文明使者、文明單位、文明鄉鎮等各類創建活動為載體,推動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高。通過活動開展,“憂樂精神”“渠首精神”“雷鋒精神”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持續提升。去年11月通過省級文明城市復驗,繼續保持中國第一雷鋒城、國家級雙擁模范城、國家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級生態市、省級旅游標準化試點市等榮譽稱號。
我市城鎮配套注重功能服務和民生改善,“四館一中心”、跨湍河大橋、湍河濕地公園、人民醫院分院、職業學校等一批服務民生的大項目正快速推進或已建成使用。穰東鎮入圍國家級特色小鎮,成功舉辦了中國穰東服裝博覽會、中國穰東紡織服裝產業論壇、中國穰東商貿城招商活動,全年完成簽訂供銷合同940份,金額達19.3億元,引進外地服裝商戶163家,并建成全國唯一的鎮級海寧皮草城。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在這初春的暖陽里,鄧州,這座千年古城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幅生態、智慧、健康、文明、幸福的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