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原沃野奏歡歌——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側記

2019-04-12 19:38:29 作者:王崇順 來源:
分享到:

      四月的穰原大地惠風和暢,生機勃發,處處洋溢著改革發展的熱潮。

    4月10日上午,記者在桑莊—腰店萬畝高標準糧田示范區看到,綠油油的麥苗長勢喜人,在微風的吹拂下蕩起綠色的麥浪。麥田區間道路溝渠縱橫交錯,白色的機電井房點綴其中,一幅現代農業的全新景象展現眼前。

    “示范區自2008年建成以來,先后投入資金2億多元,配套完善了溝、路、渠、橋、井、電等基礎設施,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溝相通、路相連、田成方、林成網的良好格局。目前共成立9個植保合作社、6個畜牧養殖協會和12個農機合作社,糧食畝均產量比之前提高了20%以上。”示范區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示范區充分發揮新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構建現代農 業體系,打造科技化支撐、機械化裝備、合作化助力、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新格局,每年都能為我市及周邊縣市提供優質高產的小麥良種。

     我市是農業大市,常年種植小麥面積超過200萬畝,農業發展前景廣闊。已連續十五年被評為“全國產糧大縣”,并被評為“超級產糧大縣”(全省僅9個縣市獲此殊榮)。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為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指明了方向。要繼續深入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途徑,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推動農業產業高效快速發展。”日前,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黎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去年1月24日,我國首個雜交小麥項目產業化基地在鄧州開工建設?;匾晕覈讋摰亩惦s交小麥技術為依托,主要開展雜交小麥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打造國家級高標準種子生產基地和國際領先的雜交小麥商業化育種平臺。

     “小麥雜交優勢利用是當今世界性難題,我國首創的二系雜交小麥體系已率先應用于生產,成為我國繼雜交水稻之后又一領先于國際的重大科技成果。鄧州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項目一期建設目標為‘一三六’布局,即100畝分子育種與種子加工區,3000畝遺傳育種研發區,60000畝優質種子生產示范區。”鄧州雜交小麥產業化研發中心項目負責人劉書超告訴記者,該項目涉及我市湍河街道、腰店鎮、孟樓鎮、十林鎮和桑莊鎮等5個鄉鎮(街道)。

     與此同時,去年5月17日,我國首個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研發中心在我市奠基。該研發中心建筑面積9000余平方米,包含種質資源利用與基因挖掘綜合實驗室、科研人員辦公室及科普展示廳等內容。項目建成后將使我國雜交小麥基因資源挖掘和品種選育等領域的研發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4月11日,記者在鄧州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研發中心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研發中心內部裝修。

     “該中心以我市雜交小麥基地為依托,主要開展雜交小麥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打造國家級種子生產基地和國際領先的雜交小麥商業化育種平臺。一期工程包括120畝科研中心和種子加工檢測中心,310畝基因資源圃和育種站,1萬畝雜交小麥種子生產示范區。預計到2020年可達到年生產與加工1500萬公斤小麥雜交育種能力,可為小麥糧食生產提供約200萬畝的優質種子。”劉書超告訴記者,研發中心主體建筑已于2018年11月份建成,目前已進入內部裝飾階段,今年8、9月份就能建成投入使用。

     在京豫戰略合作背景下,2017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我市政府簽署《農業科技合作框架協議》,旨在幫助我市打造國際領先的雜交小麥產業化平臺和高端種業航母,搶占國際高端種業戰略制高點,為我國糧食安全、種業安全和“一帶一路”倡議部署提供科技支撐。

     作為農業大市,近年來,我市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促進農業產業健康發展。上級下達我市耕地任務面積252.66萬畝,基本農田任務面積217.4萬畝,我市實際耕地保有量253.14萬畝,基本農田217.43萬畝,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

    記者了解到,我市在十林鎮河池村等12個村實施一二三產融合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總規模3.2萬畝,新增耕地面積1477畝,預算總投資1.117億元(涉農整合資金),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以上;在張村、十林兩鎮6個村耕地質量提質改造工程,建設規模5000畝。

    “去年以來,我市以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引領,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強化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農產品質量監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目前,在省農產品質量例行監測中,我市水果、蔬菜等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99%。”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黎升說,目前,我市小麥、玉米、花生、蔬菜、水果等主要糧經作物綠色防控面積達180萬畝次,綠色防控覆蓋率達4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65萬畝次,化學農藥使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

     2018年,我市利用孟樓鎮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取得的成功經驗,先后在十林、張村、林扒、小楊營、構林等鄉鎮推行土地“流轉—整理—再流轉”工作,全年全市累計完成了50萬畝的土地經營權集中流轉與再流轉工作任務。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今年,我們將以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深化農村改革,推進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使農民收入實現可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新的發展局面。”馬黎升說。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