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變天地寬——我市農業種植結構性改革工作側記

2019-06-18 08:44:25 作者:王崇順 李中賀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5月30日以來,《河南日報》連續三次聚焦鄧州,圍繞我市夏糧豐產豐收、雜交小麥制種基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集中報道。尤其是6月4日《河南日報》一版刊發的《收了麥 種點啥——從夏播看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重點對我市的農業種植結構改革進行了報道,在我市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個鄉鎮,實地感受我市農業種植結構改革工作情況。

  6月8日,記者在小楊營鎮東樓村田地里看到,多臺大型播種機正開足馬力,在剛剛喜獲豐收的田野里播種高粱。

  “今年我公司在小楊營鎮種植高粱17000畝,種植花生600畝。”鄧州市新榮冠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黨告訴記者,2018年,新榮冠酒業借助小楊營鎮土地“三權分置”有利時機,流轉土地20000余畝,在種植高粱的同時,積極探索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確保種植多樣化,滿足市場不同需求。

  小楊營鎮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市農業結構改革實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秋糧種植結構不斷優化,花生從25萬畝增加到110萬畝,其中優質花生占到了70%;籽粒玉米面積持續壓減,大豆種植面積從2萬畝恢復到15萬畝,優質林果從5000畝增加到6.5萬畝,酒用高粱、稻谷、綠豆等小雜糧面積也在穩步擴大。

  在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十林鎮習營村附近,大片大片的獼猴桃樹、葡萄樹,在夏日的陽光里煥發著勃勃生機。

  十林鎮黨委副書記、十林鎮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黨總支書記李義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試驗區已流轉耕地65258畝(含十林鎮45375畝、張村鎮19883畝),其中十林鎮轄區花生3000畝、辣椒500畝、國儲林2000畝、獼猴桃1800畝、雜交小麥3000畝、桃樹梨樹葡萄月季共975畝、小麥34100畝。張村鎮轄區種植艾草2800畝、煙葉1300畝、國儲林1500畝、獼猴桃240畝、高粱3500畝、小麥8160畝。

  “目前,北京農科院雜交小麥項目、河南豫豐農產品有限公司、鄧州恒祥豐肥業分別在試驗區流轉土地,在保障小麥種植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投資主體,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種植習鄉獼猴桃1800余畝、艾草3000余畝、牧草280余畝、國儲林1200余畝、煙葉1000余畝、葡萄300余畝。”李義介紹,按照計劃,試驗區未來將年產優質獼猴桃3600噸,著力打造豫西南較大規模的優質獼猴桃種植基地。

  此外,以南水北調干渠、湍河和S249渠道綠化為基礎,大力發展綠化苗木、優質林果種植,到2020年種植面積將達到1.2萬畝。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根據省種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動方案,結合鄧州實際,積極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蔬菜、優質水果。小麥收獲面積220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9%,先麥8號、先麥10號、先麥12號、鄧麥996等優質中筋小麥占比90%,鄭麥9023、西農979等優質強筋小麥占10%。

  在此基礎上,我市結合產油大縣獎勵資金項目,沿刁河、湍河、趙河、嚴陵河等主河流區域,重點發展高油酸油用、食用小果優質花生,種植面積達115萬畝。著力打造構林、腰店、桑莊、湍河、文渠、十林、龍堰、羅莊等精細菜、特色菜生產基地和傳統產區專業化、規?;卟松a基地。穩步發展構林、龍堰、彭橋等鄉鎮香菇及食用菌生產。蔬菜復種面積65萬畝,種植大中小棚設施蔬菜面積7萬畝。在引丹灌區,新建水塘、開挖垛田,大力發展涉水農業,水稻5萬畝,蓮菜種植面積到達1.5萬畝。

  在白牛街東邊不遠處的南鄧公路兩側,售賣中華壽桃的攤位一家連著一家。白牛鎮盛豐壽桃種植合作社理事長盛光祖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種植的“華豫盛豐”系列壽桃,已陸續成熟上市。“中華壽桃被譽為桃中極品,個頭大,產量高,正常情況下一棵桃樹產量在70到80斤,好的可達上百斤。”盛光祖說,近年來,當地群眾的種植思路不斷拓寬,種植的水果蔬菜品類越來越多。

  目前,白牛鎮中華壽桃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400余畝,建成果園100余個,果農90余戶,逐步形成集中式、規?;?、規范化、科技化的種植管理模式。

  近年來,我市以優質壽桃、冬桃、葡萄、黃金梨、草莓、薄殼核桃、晚秋黃梨為主,逐步構建杏山—彭橋—高集—九龍—趙集沿南水北調干渠30公里有機林果觀光帶,建設一批集休閑觀光、采摘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高效生態農業園區。

  “今年,我市將繼續按照中央、省市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思路,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為中心,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和深化農村配套改革、增強發展活力為重點,著力培育新主體、打造新業態、增添新動能、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黎升說,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性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市農業結構將會進一步優化,逐步實現轉型升級,農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農民的種植收益也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