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風好揚帆時——我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工作側記

2019-06-18 09:02:30 作者:王崇順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十林鎮獼猴桃產業基地成立于2016年,目前已種植1800畝,今年有800畝掛果,計劃到今年下半年再種植1500畝,全力打造集種植、采摘、觀光、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獼猴桃特色產業基地,有效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目前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近日,記者在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習營村采訪時,十林鎮黨委副書記、十林鎮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黨總支書記李義告訴記者。

  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成立于2017年3月,轄張村、文渠、十林3個建制鎮的74個行政村,367個自然村。區域土地面積255.6平方公里,耕地23.8萬畝,人口21萬人,土地、耕地和人口分別占全市的10.8%、9.2%和12%。

  記者了解到,2017年以來,張村、十林兩個鎮的25個行政村,先后流轉土地65258畝(十林鎮45375畝、張村鎮19883畝),全部流轉給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河南豫豐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種植大戶,習營村近2900畝耕地已流轉2800畝。“按照計劃,到今年底,習鄉林果業種植合作社將發展成為我省最大連片規模(3000畝)的優質獼猴桃種植加工基地,每年可產優質獼猴桃5000噸以上。”李義說。

  三產試驗區成立兩年多來,省、南陽市領導多次蒞臨參觀指導,市委書記金浩多次深入試驗區調研,對試驗區發展建設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試驗區緊緊扭住鄉村振興這一總抓手,高質量提升“三農”工作水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準職責定位,明確工作目標,按照三產試驗區發展規劃,穩步推進三產試驗區重點項目建設。

  2017年10月,總投資1.2億元,設計全長29.02公里的X012線農村道路開工建設。該條道路修好后將打通文渠鎮李洼村(渠首快速通道)至內鄉靈山交界處的區域交通,道路修建完成后,可優化路網結構,分流車輛緩解S249線壓力,有效服務一二三產試驗區發展。按照目前進度,預計今年7月底可建成通車。

  引湍入庫灌溉及堰子河生態修復工程也已全面啟動,項目總投資1.9億元,建設包括楊寨攔河壩、楊寨胡崗兩級提灌站、輸水渠道、堰子河生態修復工程等,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提升堰子河流域生態環境。目前,該工程進度已完成50%。與此同時,堰子河森林公園建設項目一二期已完成各類植物種植3500畝。

  此外,總投資1.17億元,涉及十林鎮12個村的試驗區3.2萬畝土地整理項目,目前已基本完工。涉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張村鎮、十林鎮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將對轄區5000畝土地進行提質改造,建成后將形成集休閑養生、旅游觀光、涉水農業、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目前,該項目已與國內知名農業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正在進行現場現狀排查和初步規劃方案編制,待正式確定后立即實施,預計在12月底建成。

  6月16日,記者在位于十林鎮南水北調干渠北側的200畝月季種植基地看到,各種月季爭奇斗艷,紅的似火,粉的像霞,黃的勝金,大朵的似牡丹,小朵的如星辰,一派美不勝收的景象。

  “月季園規劃面積400畝,目前已建成200畝,種植月季品種60多個,培育樹狀月季、各類月季種苗等。目前,基地道路、溫室等基礎設施建設及品種引進培育已投資400余萬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4月16日,河南省政府召開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評審會,經過層層篩選,我市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初步入圍。4月23日,三產試驗區內的十林鎮被省政府確定為2019年河南省農業產業強鎮(全省僅21個),省財政將給予1300萬元農業發展資金。

  “我們把創建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三產工委和市發改委積極與省發改委聯系對接溝通。同時,我們先后到鶴壁??h、周口鄲城、許昌禹州、平頂山汝州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做法,查擺試驗區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為試驗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李義說。

  據介紹,下一步,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將認真按照省、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把三產試驗區建設成全省農村經濟發展的樣板區、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夯實鄉村治理根基,加快三產試驗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達到‘一產強、二產優、三產活’,努力實現試驗區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確保年底順利通過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驗收,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出鄧州更加出彩的‘三農’篇章。”副市長繩應勇說。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