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劉 鈺)4月16日,南陽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南陽市委主委王黎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德成帶領調研組,到我市調研高鐵站投入運行情況、高鐵通車后對市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及對策,并召開座談會。市領導金浩、齊群強、劉紅彬、閆慶吉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來到鄧州東站,實地考察了東站廣場建設、地下停車場和站房建設情況。在現場,工人們正在安裝模板、搬運材料,滿載混凝土的工程車來回穿梭,一派繁忙的建設場面。隨著鄭萬高鐵的開通,我市與其他城市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更加高效便捷,人才、資本、信息等要素更加順暢。圍繞鄧州東站,我市規劃了5.1平方公里高鐵片區建設規模,定位是鄧州新野一體化交通門戶、文化旅游展示窗口與集散中心、新型城鎮化生態社區、商業商務區域性節點。按空間規劃劃分為商業商務區、品質居住區和生態農業區三大片區;按片區功能分,劃分為站前綜合服務區、商務金融服務區、文化創意產業、特色創意產業、特色休閑商業、精品展銷商業等6大功能區。
調研組認真聽取站前廣場項目建設情況介紹,詳細了解我市高鐵站運營管理以及融入鄭萬鐵經濟帶發展高鐵經濟的措施和做法。
調研中,市委書記金浩指出,站前廣場承擔著交通樞紐和城市廣場的功能,是展示我市形象的窗口,人民群眾關注度很高,各相關部門要圍繞鄧州文化特色,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站前廣場及周邊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設,確保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如期完成全部項目工作,打造良好的高鐵站前廣場區域環境,展現我市的對外窗口形象。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大家立足工作實際,就鄧州步入“高鐵時代”帶來的發展機遇進行了分析,介紹了搶抓機遇加快發展采取的措施和經驗,提出了發展建設中的問題和困難,對如何更好地利用高鐵帶動和促進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議。
調研組指出,鄧州進入高鐵時代,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圈優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希望我市要搶抓機遇,轉變思路,創新思維,找準城市定位,積極應對“虹吸效應”,加強城際間溝通交流,統籌推進高鐵經濟帶建設。要進一步謀劃好產業發展、交通運輸、商貿物流等專項規劃。要抓住有利時機、有利條件,積極開發優勢資源,千方百計爭取項目、招商引資。要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融入特色元素發展高鐵經濟,真正把高鐵經濟發揮出來,放大高鐵效應,促進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