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張 洋)9月20日上午,南陽市委常委、鄧州市委書記吳剛帶領工信委、產業集聚區等部門負責人深入劉集鎮、張樓鄉、產業集聚區調研黃酒產業發展情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丁心強一同調研。
我市黃酒生產源于唐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進程速度加快,傳統手工作坊生產轉為工業化、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產品品種呈現多樣化,產品品質大大提高,已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全省獲生產許可的廠家28家,我市占6家。黃酒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2017年實際產量約5000噸。目前,我市黃酒品種分兩大類:一是以黍米為原料的煮米黃酒,采用山東即墨黃酒生產工藝,具典型黍米黃酒特色;二是以糯米為原料的蒸飯黃酒,采用紹興黃酒生產工藝,具典型加飯酒和淋飯酒特色,口感與紹酒接近。
吳剛一行先后來到劉集鎮旺之源黃酒廠、戶周黃酒廠,張樓鄉三省雄關、久力健酒業公司,產業集聚區光照酒業、榮冠酒業等黃酒生產廠家,從原糧購進、配料蒸煮、窖藏發酵、滅菌灌裝、市場銷售等環節進行全面調研。
在劉集鎮戶周黃酒廠,吳剛參觀了該廠的黃酒展廳、黃酒手工作坊,詳細了解黃酒的起源、釀制技藝和文化傳承等情況,并與該廠負責人深入交流釀酒技藝。在光照酒業,當得知該公司2017年黃酒網上銷售額達1000萬元時,吳剛對他們充分運用網絡營銷,把鄧州黃酒推向全國各地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調研中,吳剛指出,黃酒是我市的一項傳統產業,有著豐富的文化積淀,要堅持多措并舉,加快推進我市黃酒產業發展。要加強營銷推廣,大力宣傳黃酒的健康、養生、安全、環保等優勢,不斷提高鄧州黃酒的美譽度。要注重產品創新,開發適應不同消費需求的新產品,運用個性化定制等多種手段,提升產品附加值,做精做細做大黃酒市場。
吳剛強調,我市黃酒產業發展潛力很大,企業之間要樹立合作共贏、抱團發展的理念,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把鄧州黃酒產業做得更優更強,使黃酒產業的內涵更加充分、更加廣泛地展示出來,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