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共同戰“疫",隔屏加油打氣!

2020-02-12 10:30:34 作者:高爽 王英倫 來源:
分享到:
對于今年52歲的彭橋鎮郭廟村黨支部書記宋玉娥來說,這個春節跟往年完全不一樣,她們一家被分散在好幾個地方,她和女兒王紫鵬一個在鄧州,一個在鄭州,卻同樣奮戰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一線。
宋玉娥的女兒王紫鵬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班,因為工作繁忙,已經連續三年沒回家過年。今年宋玉娥終于接到女兒電話說可以回家,大年三十晚上,王紫鵬剛下了高鐵,就收到了來自醫院的通知,通知上要求全員取消假期,各部門都要堅守崗位,履職盡職,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母親,宋玉娥的心中滿是不舍,但她必須無條件支持女兒的工作。大年初一早上6點,宋玉娥把女兒又送到了鄧州東站,正在這時,宋玉娥的手機響了起來,電話中說,由于疫情嚴重,全鎮緊急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
于是,宋玉娥叮囑女兒去了后一定要認真工作,不要在這種這種關鍵時刻掉鏈子,轉身抹去眼角的淚水,留下女兒獨自在高鐵站,火速趕往鎮政府。
“當時接完電話,我的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女兒剛回來就要走,那會火車還沒坐上,我又要回去開會,心里說不難受肯定是騙人的。”采訪中,宋玉娥泣不成聲,“但我不僅是村干部,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大局面前,我必須牢記自己的擔當和責任。”
宋玉娥的家在淅川縣九重鎮,開完會后她了解到目前疫情的嚴重形勢,立即回家讓丈夫把年邁的公公送往平頂山的弟弟家里照顧。她自己拿上被子等生活用品趕回郭廟村,安排部署防控工作。
“我公公已經80歲了,平時一直跟著我們,這次把他送走真的是迫不得已,但老人家很通情達理,一直跟我說讓我不要操心家里,好好把工作做好,讓我心中時刻記著群眾……”宋玉娥又紅了眼眶。
在疫情防控戰場上,宋玉娥既掛帥又出征,全村共有11個組,9個自然村,2000多群眾,宋玉娥帶領著村干部挨家挨戶排查從鄂返鄉人員,發放3封信和告知書,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最終排查出全村從鄂返鄉人員8戶36人,村里立即對這些人員進行了隔離。每天宋玉娥都帶著村干部和村醫一天兩次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及時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
“你要去哪里?證明開了沒?身份證帶了沒?過來測量一下體溫。”“買完東西一定要盡快回來,不要在街上逗留。”在該村設置的卡點上,宋玉娥每天都這樣不停地叮囑需要外出的村民。
“對群眾負責就是對黨和國家負責。”宋玉娥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一連半個多月,她始終堅守在一線,吃住在村部,凡事親力親為,全村張貼的宣傳標語她要一一過目,宣傳車每天出動幾次都要過問。為了勸阻村里幾家有喜事要辦的人家,她一天跑去好幾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本來孩子過12歲生日按習俗是要熱熱鬧鬧的辦一場的,宋書記天天來我家做工作,還說等疫情過去,明年親自來給孩子過生日,我家里人都覺得很感動,就打消了辦生日宴的念頭。”村民田某年告訴記者。
“宋書記作為一個女同志,不喊苦不喊累,與親人分離堅守一線,我們村干部也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擰成一股繩,努力做好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該村黨支部副書記郭合海說。
宋玉娥的女兒王紫鵬在緊急回到醫院后,她便穿上了隔離服,在門診部做起了全院病人的分流引導工作?,F在是特殊時期,王紫鵬與同事們需要把前來就診的病人逐一測量體溫,詢問病史以及有無與疫區人員的接觸史,在做好初步的登記排查工作后,再根據病情把病人分流到各個科室。
“這個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必須做到‘精’和‘細’,我和同事們經常告誡自己認真認真再認真,堅決杜絕粗心出錯。”電話連線中王紫鵬說,“雖然我們的隔離服沒有臨床病房的那么專業,但我們也不敢隨意喝水、吃東西,就怕去衛生間,穿脫麻煩是其一,最重要的怕對隔離服造成污染,浪費醫療資源。”
宋玉娥向記者講述,她和女兒都在忙著抗“疫”工作,平時很少有時間聯系,女兒穿著隔離服不方便接電話,而自己也在村里從早忙到晚。有時候母女倆會在深夜打個視頻電話,相互報個平安、相互加油鼓勁,她叮囑女兒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用心工作,女兒也囑咐她,注意身體,擔負好肩上的責任,往往說不了幾句話,總會有一方因為太累而睡著了……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全國都在為之努力著,我們一家人雖然少了團聚,但多了一份堅守。”宋玉娥說,“現在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相信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必勝!”

對于宋玉娥母女二人來說,相隔400公里,一個在鄧州基層鄉村忙著全村的防疫工作,一個在鄭州的醫院里奮戰在一線,相互聯系的只有偶爾夜半時分的那通視頻電話,她們是奮斗在“前線”的“戰士”,也是無數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縮影,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擔當,什么是責任……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