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還在
但是學生也開始了新的生活
通過“網絡課程”進行學習了
但是這件事好像并沒有那么簡單
僅僅是剛開始
就遇到了網速慢、聽不懂
家長不會配合等問題
疫情期間,為了保障學生能夠正常接受教育,網絡課程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但對于這種新型事物,如何保證它的效果,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接受并快速適應成為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2月12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市教體局,采訪了該局副局長曾慶恩。
多舉措監管網絡學習效果
記者了解到,該局結合我市現有網絡分布、教育資源、師資狀況,出臺了《鄧州市關于防疫期間網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從課程開設、教研指導、組織保障、教材供應、網絡運行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界定、厘清了相關責任主體及工作側重,對不同學校不同學段提出了不同標準。在此之前,該局還為每一所學校培訓了一名信息管理員。這些,為網上教學扎實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曾慶恩向記者介紹,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防疫期間網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該局建立了各學段各學科的網上教學專家指導小組,隨時搜集并處理教師網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技術指導;組織各學校建立教師、家長、學生微信群,要求教師每天針對學習內容布置作業并調閱完成情況,同時引導家長配合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安排學校領導分包年級、班級、學科組,隨時督導每天學校網上教學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引導各學校在開學后及時監測學習內容,評價學習質量。對此,教體局將把網上學習情況作為下一步學校開學檢查的主要內容,進行專門督查。 “我們建立了網上教學管理和指導機制,由主管副局長牽頭,召集教研室、基教科、儀電站等相關科室,對網上教學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曾慶恩說。全力解決網上教學弊端問題
自網上教學開播以來,該局根據調研及反饋情況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四點:一是缺乏現場感,師生互動、學生組織管理欠缺,效果與實際授課有差距。二是網上教學部分版本與我市現行教材不配套。三是部分學生因條件限制收看不到,或因網絡卡頓、掉線、黑屏等情況造成收看效果不佳。四是個別家庭因為學生父母均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孩子上課無人監管。 對于效果差的問題,該局組織教師針對重難點錄制授課小視頻,并發至班級群,作為對網絡學習的強化補充,并加強教研組對網上教學的線上教研,集體備課,群策群力,共同研討施教方略。關于教材版本不同的問題,該局要求各學校利用“一師一優課”、學習強國在線課程等網絡平臺,搜集相關視頻發布在班級群中,讓學生學習,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加強家校之間的互動和配合
網上教學特別是大面積教學,是一個全新的事物,需要不斷地探索其運行模式。尤其是在家校配合方面,家長需要怎么做,學校、教師需要怎么做才能達到一個滿意的學習效果,需要做更多的思索和磨合。 “作為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對于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輔導答疑,針對學生個案情況,教師要及時與家長在網上進行溝通,共同做好學生學習監管。”曾慶恩說。 對于家長該如何配合,曾慶恩也給出了中肯的建議,他認為家長一定要通過家校聯誼班級群,督導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并及時上傳,因工作等原因無法陪伴學生等情況,家長可以與教師一起,給學生布置適量的預習、朗讀背誦等相關作業,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 在這個特殊時期,教師、家長要密切配合,協同一致,多協商,多溝通,多交流,讓學生保持積極、陽光、樂觀、健康的身心狀態,把“疫情危機”轉化為學習契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頑強的學習毅力、優秀的學習品質。課程重講與否各校自行決定
按照以往規劃,農歷正月十六,即2月9日寒假已經結束,學校正式開學授課,因為今年情況特殊,我市執行上級政策決定延期開學,但是“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課堂教學只是由教室轉為“網上”而已。
“網上教學納入我們的學期計劃,原則上已經講授的內容,開學以后教師不再重講。但是,對學習的狀況、學習質量每個學生都會有差異,開學以后我們要進行評估,并予以查漏補缺,對大面積的共性問題,我們要安排教師進行指導。針對授課版本不同的問題,一校一策,如果前期工作到位,教師自行教學效果良好,可以順延接續;如果前期工作不夠扎實,學校也可以回爐重教,這個問題,由學校自行決定。”曾慶恩告訴記者,教體局也將隨時對網上教學工作進行調整,確保與中央、省、市政策方針保持一致,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有效落實,保質保量完成預定的教育教學任務。 “希望在這個特殊時刻,同學們可以不畏艱難,不怕險阻,迎難而上。風雨過后,依舊彩虹,經過洗禮,相信同學們的心智一定會更加成熟,一定能夠盡早成為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棟梁之才!”采訪結束時,曾慶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