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悟真諦,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對全體黨員干部的一次精神洗禮。理論工作者和黨校教師在講授黨史課程時,要依據講課對象、時機、需求,做到“三個用活”,多些就地取材,讓廣大黨員“愿意聽”“愿意信”,更“愿意行”。
用活英雄人物,讓廣大黨員“愿意聽”。“黨史就是一群有信仰的人為初心而奮斗的歷史。”也正是這些英雄人物讓歷史“活”了起來。學習黨史,要把革命英雄直接請上課堂。理論工作者和黨校教師在授課時要用活當地英雄人物、事跡,合理運用英雄人物音像資料,甚至可以邀請著名老黨員、老干部走進課堂,講述親身經歷,讓學員身臨其境。讓廣大黨員“愿意聽”,找準自己與先輩的差距,在歷史的波濤中踏浪前行。
用活紅色資源,讓廣大黨員“愿意信”。講授黨史課程要利用好本地的紅色資源,深挖本地特色亮點,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對紅色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力度,在本地范圍內開展零星紅色資源的普查工作,重點梳理黨史勝跡數量、重要機構舊址、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紀念地,像修復“古籍”一樣還原歷史真實,使優秀黨內歷史和黨員故事豐滿化、立體化。
用活土味宣講,讓廣大黨員“愿意行”。一些理論專有名詞對于基層群眾而言也許晦澀難懂。但倘若換一種“土味”點的說法,宣講往往更接地氣,更能提起大家的興趣。理論工作者和黨校教師在宣講中要多立足所到之地的實際情況,結合黨史理論去宣講一些民生實事,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讓廣大黨員干部將宣講的理論聽懂、悟透,不斷傳播好聲音、弘揚正能量。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用結合,盡心盡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踐行好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真正掀起學習黨史、服務群眾的熱潮。
(作者單位:玉溪市紅塔區委組織部)
來源: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