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以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為主線,與堅守為國育賢辦學初心、勇擔強校興國時代使命相結合,與構建高質量思政工作體系相貫通,與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相適應,引導學生筑牢信仰之基,砥礪政治品格。
聚焦思想引領 樹牢信仰有擔當
一段時間以來,山東大學積極探索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有效的教育形式。
一是信息化,發揮網絡平臺優勢。融貫學、賽、講,舉辦“用好‘學習強國’爭當學習之星”競賽,46個學院128個支部3375名學生參與;組織線上黨史知識競賽,1174人次參與答題;面向56740名團員開展青年大學習黨史主題學習活動;開展線上黨史書籍閱讀角、線上黨史學習交流會、云端紅色參觀、云上黨史學習接力等活動。
二是常態化,加強優質課程建設。春季學期《形勢與政策》授課主題定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和“看懂新發展格局這盤大棋”,加強精準培訓,邀請專家講座,大力推動學院和職能部門負責人上講臺;組建研究中心、立項專項計劃、建設示范課程、完善案例素材、修訂培養方案,系統加強課程思政,增加專業課程中的黨史育人元素,努力讓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是主題化,與畢業生黨員教育融合。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目的,組織開展 “七個一”畢業生黨員主題教育,即提交一份思想匯報、組織好離校前最后一次黨課、重溫一遍入黨誓詞、參加一次主題鮮明的組織生活會、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舉辦一場經驗交流會、站好文明離校最后一班崗。
四是精品化,開展“輔導員講黨史”優秀短視頻征集展示。22個學院32名輔導員以黨的百年奮斗史特別是齊魯大地和學校發展歷程中的黨史故事作為素材,通過三分鐘左右的音視頻形式,以大眾化、通俗化的語言,當好黨史領學人、紅色講解員,受到黨史黨建專家的一致好評。
五是立體化,依托“新形勢”將黨史講活。參與“建黨百年 初心之路”全國巡展活動,聆聽特殊黨課,參觀黨史展覽,制作《“建黨百年立校百廿”里的山大故事》系列視頻,在黨的百年奮斗征途中汲取力量,堅守初心,矢志前行。
加強陣地引領 支部堡壘有強化
學校以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推廣為抓手,以學生支部特色活動為載體,以學生黨員模范作用發揮為切入點,筑牢支部堡壘陣地。
一是做好黨員發展平臺。全面落實“三會一課”要求,用好《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簡史》等教材,結合專業特點成立15個各具特色的黨史教育宣講隊,切實提升學史用史能力。
二是做優先鋒提升計劃。組織開展“讓黨旗高高飄揚”先鋒提升計劃,引導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論素養,以“百年風華,支部禮贊”學生支部風采展為各支部搭設交流平臺;注重將把黨史學習教育有效嵌入青馬工程、推優入黨、推優入團、團支部達標升級、五四評比等育人鏈條。
三是做實支部堡壘建設。各學生黨支部通過衛生大掃除、擺放單車、光盤行動等形式發揮好朋輩育人力量,學生黨支部書記帶頭講黨課,為建黨百年錄制祝福視頻,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傳承黨的紅色基因,在各類活動中走在前、作表率。
四是做細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五個一”學生黨員主題教育,即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參加一次組織生活會、閱讀一本紅色經典、舉辦一場成長交流會、組織一次實踐服務,打造黨史學習特色品牌。組織開展“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特別主題團日,一校三地1643個支部100%覆蓋。
五是做強成才講堂實效。開展成才大講堂活動,從黨史學習講述、理論宣傳講解、個人成長經歷、先進典型案例四方面發現優秀學生黨員,做到班班講、人人懂,帶動引領身邊同學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
探索組織引領 融合發展有力量
學校將“三全育人”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抓手,增強“大思政”格局合力,實現支部建設、教師成長、學生成才“三融合”。
一是師生支部結對聯學。學工部支部與能動學院本科生支部聯學共建,師生黨員走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場景,接受黨史教育。研究生院研工部支部帶領學生“走進川藏線”“巖土工程中心”工作現場學習實踐,引導大家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二是聘任“五老”同志講學。舉辦“沂蒙老戰士后代講黨史”系列活動,繼續聘任“五老”同志擔任學生德育輔導員,幫助學生了解黨的光輝歷史。
三是夯實隊伍建設領學。開展學工隊伍“七個一”系列專題活動,以黨史學習教育為重點,從日常工作中凝練成果,提高育人水平。
四是光影追憶初心活學。在“學生在線”微信公眾號增設“光影話初心”專題,以老照片、影視作品片段為內容,以反映黨的不同時期重大事件的典型事例、歷史人物、精彩故事為主干,每周進行微信推送,引領知史明志,激發愛國情懷。帶領山東高校學生代表參加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校內全覆蓋開展網上云答題。
五是專題項目引領促學。各學院學生組織圍繞“建黨百年砥礪奮進,百廿山大精彩有約”主題進行黨史學習專題立項,讓青年學子在體驗中激揚主旋律。開展“聆聽光影”學黨史送溫暖活動、大型黨史舞劇《乳娘》、黨史戲曲《江姐》“高雅藝術進校園”、黨史學習專題文化藝術類學生社團立項、“光影里的旗幟”紅色電影展映周、“唱支歌兒給黨聽”山東大學第八屆合唱文化藝術節決賽等45項沉浸式黨史與美育勞育交融的育人活動。
突出行動引領 學思踐悟有作為
以學導行,以點帶面。首先,學校組織開展“實景課堂”。開展黨性教育實踐“雙進”,組織各學院充分利用省內各黨性教育基地,開展紅色研學實踐;創新載體形式,舉辦黨史學習教育主題話劇展演,通過《日出》《回春》《火種》三部生動鮮活的戲劇,回答好時代命題。
其次,組織徒步毅行。“五四”和濟南“五三慘案”93周年之際,開展“紅五月”系列主題教育之“追憶黨史百年路,徒步毅行跟黨走”活動,從大成廣場經解放閣、五三紀念地到校友門,徒步8.8公里,在行走中學黨史校史。
第三,助力學生成長。結合“添翼工程”等,為經濟困難和學業困難學生紓憂解困。開設黨員先鋒崗,進行校園清掃、宿舍內務整理等勞動教育,千余名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熱烈響應,服務奉獻、學思踐悟。
第四,組織巡回宣講。組建黨史學習教育“青年宣講團”,開展“百天百隊百場講百年黨史”宣講活動,將黨史知識融入青年團員教育日常;承辦“新時代·青年說”黨史學習教育山東首場示范宣講,讓山大學子與全省155.2萬青少年同上一堂課、一起學黨史;發起“百年信仰,青年傳承”紅色家書接力誦讀活動,46個學院的264支團隊參與等。
第五,服務校園師生。發布《“我為團員青年辦實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指引》,構建5+N的我為青年辦實事的項目體系,引領廣大青年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為青年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發起“我為同學辦實事”志愿服務項目,開展“隨手公益活動”,參與志愿者1.8萬人次,累計開展志愿服務項目130余個,受益師生6萬余人。
(來源: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