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紅色建筑這本生動的“黨史教科書” 讓紅色建筑“講好”紅色故事

2021-11-11 16:39:47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近代百年看天津”。天津是見證近代西方文明最早抵達中國的城市之一,這里留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天津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爭的歷史,有許多珍貴的革命舊址。如今,這一幢幢紅色建筑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活的記憶”。

據天津城建大學建筑學院青年教師蘭巍介紹,為了讓這些“活”的紅色歷史記憶保存下來,2019年9月,學校師生啟動對天津市革命遺址的測繪和資料整理工作,用最新的建筑測繪技術和豐富翔實的城市歷史研究,梳理出天津430余處紅色舊址的前世今生,把成果呈現在新近推出的“革命豐碑——天津市紅色舊址展覽”中,用一個個三維立體建筑模型和一張張不同歷史時期的城市地圖,講述那些磚瓦草木在百年黨史中的風雨滄桑。

精巧逼真的三維建筑模型、建筑演變比對以及多媒體展示技術,帶著人們“穿越”時光,回到20世紀的紅色記憶中。

位于現在天津市和平區黑龍江路的隆泰里19號,是一座看上去不起眼的普通樓房,這里曾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1936年春,為了貫徹黨中央瓦窯堡會議精神,加強對白區工作的領導,中共中央派劉少奇同志以中央代表名義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當時劉少奇以南開大學“周教授”的身份為掩護在此工作,成功領導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和華北抗日救亡運動。

當年黨組織為什么會選址于此?蘭巍帶領學生們從建筑和城市史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幢磚木結構二層小樓的特殊之處。他們經過翻閱對照大量史料和歷史地圖發現,隆泰里地處海河沿岸的法租界內,利用了租界這一革命活動的緩沖地帶,并且緊鄰水陸交通樞紐區,交通便捷。隆泰里采用“一字型”里弄布局,其西南端閉合,劉少奇居住的樓房則位于里弄東北端,緊鄰黑龍江路,視野開闊,便于觀察周邊情況,且設有3個出入口,一樓為“惠興德成衣鋪”,可以掩人耳目。

如此深入探尋極大激發了師生對黨史研究的熱情。他們圍繞建筑本身,將與之關聯的人物和事件串聯在一起,真實還原出百年來那些驚心動魄的革命場景。

2018級建筑學研究生項金鑫白天頂著烈日實地測繪,晚上一頭扎進黨史研究中,常常沉浸其中忘記時間。他從建筑中“聽”到了革命先輩在城市革命斗爭中與敵人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仿佛能感受到當時年輕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心跳聲。他盡最大可能找到建筑史資料和黨史資料,為一些已經消失的革命舊址在地圖上標注出當年的位置。在他看來,這是新時代年輕人對革命先烈的一種致敬。

天津城建大學建筑學院青年教師楊悅發現,這樣的教學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工科學生對黨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從建筑歷史、城市發展史等多角度出發,沿著數百個紅色舊址分析出天津黨史人物活動軌跡、革命活動選址與城市空間、城市發展進程的關系;與此同時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注重深入挖掘革命舊址背后的紅色基因,讓建筑“講好”紅色故事。

“革命豐碑——天津市紅色舊址展覽”成為師生現場教學、情景體驗的重要場所。天津城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賈恒欣介紹,循著紅色舊址的建筑研究,發動師生共同編制100個紅色故事的教學案例,錄制100個微課視頻,打破了思政課堂的邊界。

2020年入職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青年教師周淮嬌在整理歷史資料時注意到一個細節:在解放戰爭中,解放天津只用了29個小時,這背后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當時要攻下有重兵把守的天津城,必須先拿到天津的城防工事圖。一位名叫張克誠的地下黨員在天津工務局建筑科工作。一天,他等來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坐在對面的工程師下班時,忘了把天津市城防工事布置圖放到保險柜里。于是,張克誠把這幅圖帶回了家,冒著巨大風險用了兩個通宵把圖描畫出來,又把原圖紙放了回去。“我常跟學生感慨,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勇于擔當的優良傳統由來已久!”

這些激動人心的故事,被學校師生收錄進100個紅色舊址口述史中。他們在吉鴻昌雕像前講述民族英雄的故事,在女星社舊址錄制天津婦女運動進步團體女星社的故事;在金湯橋上講述平津戰役中金湯橋勝利會師解放天津的故事……這些記錄著百年黨史的不凡歷程,激勵著今天的年輕師生不負韶華、接續奮斗。

天津城建大學黨委書記史慶偉說,在挖掘天津紅色舊址故事、翻開紅色建筑這本生動的“黨史教科書”過程中,學校作為建筑類院校把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融合,將革命舊址蘊含的豐富紅色資源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提升了思政教育體驗和育人效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艷)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