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鄭州市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黨員突擊隊在萬科城五期開展排澇作業。
7月20日18時13分,鄭州市高新區月季街消防救援站指戰員將一名96歲老人從被困車內救出,并送往學府欣苑家屬院住所。
7月27日,鄭州市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組建排澇清淤黨員突擊隊,趕往積水嚴重的鄭東新區,實行滿負荷24小時不間斷排水排澇清淤作業。
□樊周洋/文羅執平/圖
7月20日,鄭州,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濁浪翻滾的洪水洶涌襲來,原本車水馬龍的街道瞬間一片汪澤,斷水斷電斷路,正常生活停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汛情就是命令!哪里有危險,哪里就閃耀著“火焰藍”!鄭州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全體指戰員聞“汛”而動、向險而行,第一時間奔赴“戰場”,在防汛救災、險情不斷的前線上,他們勇當先鋒、誓打頭陣,與災害展開徹夜奮戰。
他們忠誠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根本理念,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用赤膽忠誠和血肉之軀為人民群眾筑起了一道道堅固城墻。
沖鋒在前
爭分奪秒解民危
7月20日下午,窗外大雨磅沱,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警情不斷。救援就是與時間賽跑,大隊立即組織86名指戰員、3艘舟艇、8套排澇設備和13臺救援車輛,多點位同時開展搶險。
“鄭州大學基因測序中心科研室遭遇險情,科研人員被困、高造價精密儀器被水浸泡。請迅速出動。”18時,接上級命令,救援大隊調派3車1舟15名指戰員攜排澇設備趕赴現場救援。
8分鐘后,救援人員來到了距離基因測序中心大約800米的位置,此時水已經淹沒輪胎,消防車無法涉水前進。救援隊員駕駛沖鋒舟,帶著排澇設備往現場行進。
15分鐘后,抵達基因測序中心。此時,一樓儀器室內積水已經超過膝蓋,與室外水面持平,而且水位還在上漲,排水工作十分困難。情急之下,陳焱等3名救援隊員成立排水攻堅組,實施現場排水作業;閻晗、王鵬飛等5名同志成立轉運攻堅組,負責轉移滯留人員并利用舟艇運輸沙袋、制作擋水門檻對精密儀器設備房門口實施填堵。
排水工作持續至21日凌晨3時,作業人員克服排水操作空間受限極易墜落、暴雨嚴重影響視線等不利因素,完成油料添加、機器維修、填堵房門等工作,圓滿完成精密儀器排險排澇任務,保護資產近2億元。
時間是金錢更是生命!這句話,被積水圍困的人體會更加深刻。
在鄭州高新區湯盛酒店,水深已經超過2米,數百名群眾在酒店院內地勢稍高的地方等待救援。風雨中,不斷上漲的水漫過被困人員膝蓋,他們中有老人、孩子,大部分衣著單薄,不少人臉色發青、嘴唇發紫,只能抓住床角、床頭等維持姿勢,在水中瑟瑟發抖。
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在大隊黨委一班人的帶領下,組織2個突擊隊共21名指戰員全力投入營救工作。他們駕駛沖鋒舟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靠近群眾,不顧疲憊和寒冷,奮不顧身跳入湍急的流水中,用抱的、扶的、拖的、舉的,把他們一一救上了沖鋒舟。
歷經長達18小時近90次的轉運,被困群眾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被轉運至安全區域,最終320名被困群眾全部轉移至安置點,且無一人受傷。而連續數小時將整個身體浸泡在渾濁積水中的指戰員們,腳泡得起皺發白,腿起滿了紅疹子。
這就是“火焰藍”!風雨中乘風破浪,洪水中向險而行!
7月20日以來,高新區大隊全體指戰員聽令而行、聞令而動,渡激流、救群眾、轉病患、運物資、排內澇、除險情,累計完成防汛救災任務40起,營救被困和轉移疏散1510人,幫助受災群眾3219人次,排澇57萬m3,清淤排障1200㎡,轉運物資71噸,英勇事跡受到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黨旗飄揚
防汛救災保障強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旗飄揚,哪里就有黨員沖鋒。
進入主汛期以來,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成立防汛救災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時戰斗堡壘作用。同時成立遂行政治工作組,在救援一線、排澇點、助民服務站設置15個黨員先鋒崗,全體黨員主動亮明身份,戰時先鋒模范作用更加明顯。
防汛搶險是一次精神洗禮——
大隊黨委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戰時教育貫穿于重大任務的全過程、各方面,傳達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級命令要求,統一戰斗思想、明確戰斗任務、強調戰斗紀律,把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每個戰斗單元、延伸到每名指戰員。
防汛搶險是一節生動黨課——
救援大隊見縫插針開設“戰地微黨課”,把理論學習收獲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落腳點。開展“我與奧運健兒同拼搏”和“防疲勞、防松懈、防事故”等教育活動,為高效處置、圓滿完成防汛救災各項任務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防汛搶險是一場協同作戰——
“戰士”沖鋒,“后方”牢固。大隊邀請心理輔導專家團隊和“藍焰”文藝小分隊,到救災一線為指戰員進行戰時心理疏導和慰問演出;設立戰時“藍焰托管班”,著力解決一線指戰員子女托管難、照顧難的后顧之憂;組建“戰時家屬微信群”,讓家屬真實看到指戰員在一線的英勇表現,提高榮譽感的同時讓家屬安心放心。
防汛救災期間,大隊共編發《戰時政工快報》14期,組織“戰地微黨課”等各類活動32場次,開展談心談話68人次,走訪慰問受災、生病指戰員家屬24人,全面發揮戰前、戰時、戰后全流程全時段遂行政工保障作用,真正瞄準“戰時”靶心、激發“前沿”斗志,讓黨旗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典型頻出
上陣沖鋒展形象
“消防奮戰18小時往返90次救出320名被困者”“96歲奶奶的笑容”“消防員跳水救人”“排澇作業24小時不間斷”“小小志愿者為消防員獻歌”……防汛救災期間,發生在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和群眾之間的一個個故事在網絡上廣為傳播,一批批典型涌現出來,溫暖人心。
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做強戰地宣傳,精心選拔“戰地記者”,健全傳統重量級媒體與新媒體聯動響應機制,第一時間聯合中央駐鄭主流媒體深入防汛救災一線,全方位采訪報道指戰員忠誠履職、勇于擔責、連續奮戰的“消防好故事”。
各級報道媒體級別高、播放時間長、播放量大、影響力廣,大隊先進事跡傳出鄭州、面向河南、叫響全國,呈現出主題豐富、形式多樣、報道密集、“三微”互動、傳播廣泛的生動局面,及時向社會大眾傳遞了消防救援隊伍竭誠為民的良好形象,唱響了防汛救災的正氣歌,凝聚了共同抗擊洪澇的磅礴力量。
防汛救災期間,大隊拍攝的圖像、音視頻及編寫的新聞稿件數量多、質量高、時效強。據統計,鄭州高新消防先進事跡被中央級主流媒體報道多達13次,被省內外主流媒體播出16次,被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騰訊網等近百家網站轉載,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消防、河南消防、鄭州消防等官方微博、微信、抖音新媒體觀看播放量高達4400萬余次。其中,在《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分別刊發1次,新華社播發1次,在央視“焦點訪談”“經濟半小時”“新聞直播間”等欄目播出7次,在《應急管理報》及官方微信刊發3次。
聚焦防控
災后重建保家園
當積水退去,城市正在漸漸恢復正常。鄭州市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又迅速投入到災后重建中。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嚴格按照各級黨委政府關于災后重建內需政策精神,落實“加強專業幫扶指導、強化消防技術服務、嚴格復工復產標準、前置執勤看護力量、發動行業部門監管、實施精準宣傳提示、常態推進排查治理”等火災防控“七項硬措施”要求。
聚焦恢復重建主要面臨的受災安置點、救災儲備倉庫、醫院、商場、賓館“五類場所”和電氣設備浸水受潮、消防設施癱瘓、人員高度密集“三類隱患”重點,全力服務災后重建工作。
迅速召開大隊專題黨委會,對災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細致安排部署:以消委會名義向行業部門發送《災后消防安全工作提醒》和《加強當前社會火災防控工作的提示》,并督促各辦事處落實屬地消防安全責任;從轄區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抽調電氣、消防設施、建筑等領域業務骨干,聯合燃氣、供電、供水等部門組成5個專家組,災后,共檢查單位181家次,提供技術幫扶指導單位173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隱患570處,幫扶單位制訂整改計劃150份。
在指導幫扶災后重建工作的同時,大隊還與城市管理局、各辦事處溝通,在高新區雕塑公園建設消防主題公園1處,在沉砂池、梧桐街建立消防水鶴2處,對轄區97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88個住宅小區實施消防安全標識標線管理。
同時,結合省內外典型火災案例,每日不間斷定向發送用火、用電、用氣場所消防安全風險提示提醒,并針對災后復工復產企業電氣作業人員、建筑施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人員培訓70場次,發送消防安全提示980條次。
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時沖鋒在前!聽黨指揮、勇挑重擔、召之即來、戰之必勝,他們是打贏防汛救災保衛戰的硬核力量!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永遠是鄭州高新消防的錚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