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在現代社會,絕大多數國家都肯定民主是政治活動應當追求的目標,但不同政體和國體決定著民主政治的不同類型,決定著一國能否實現其民主理想。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這些民主政治制度,將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貫穿政治生活全過程,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及其代表的政治發展道路的鮮明特征和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他進一步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完整制度體系和廣泛民主實踐的有機統一,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真實有效的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體系
民主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制度,要想使美好的民主理念不落空,就必須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程序加以落實。一種民主制度程序能否保障人民大眾全過程、全方位參與政治活動,是衡量民主理念是否真正得到落實的重要標準。這既體現于整個制度體系是否完整,也體現于每項具體制度是否完整。
一百年來,為了將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理念落到實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對民主制度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鏈條不斷加強、內容不斷豐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人民民主制度體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紅色政權甫一成立便確立了蘇維埃民主制度,抗戰時期根據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權極大推動了根據地的政治建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并在全國各層級政治生活中全面展開。改革開放新時期,以村民自治為重要內容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民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體系更加完整。進入新時代,以加強黨的領導為切入點,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基礎,不斷推進人民民主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規范性更加突出,優越性更加彰顯。這些探索為在政治生活全過程落實人民民主的理念奠定了堅實制度基礎。
當今中國,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共同構成的完整嚴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體系,將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貫穿政治生活全過程。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憲法還對全國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組成、任期、職權、常設機構等各個方面和環節作出詳細制度安排。這使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各個環節上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其他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基礎,規定了明確方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通過民主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方式進行民主協商,使民主黨派參與國家重大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參與國家重大政治問題和國家機構領導人選的協商,全過程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并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國家機關工作進行監督。這一制度明確了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和作為參政黨的各民主黨派的合作關系、原則、前提、方針和準則,開創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和協商民主道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既符合我國國情,也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是現代國家處理民族關系的一種創新性民主制度實踐,是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的重要一環?;鶎尤罕娮灾沃贫仁且勒諔椃ê头捎删用?村民)選舉的成員組成居民(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制度,它使人民群眾能夠直接參與涉及切身利益的各類管理和決策,并在此過程中具有充分行使民主權利、表達合理訴求的機會。全過程人民民主建立在完整制度體系之上,為人民群眾在各方面、各環節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提供了牢固保障。
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完整的參與實踐
民主既是一種理念和制度,也是一種實踐,民主的理念和制度最終將在民主實踐中加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人民民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它來自人民群眾的民主實踐,而不是少數“精英”的思想實驗。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各種形式和環節——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正是因為它們來自人民的參與實踐,是人民在實踐中創造的,才能夠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落實。
民主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利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選舉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民主本身就是尊重多數人的意見,而在選舉中人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按照法定形式,以自下而上和公平投票的方式參與公共事務,使人民的意志得到客觀體現。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實踐中,無論是各級各類代表的產生,還是各級各類干部的任命,都要經過不同形式的選舉程序,得到多數的認可。必須注意的是,民主選舉是民主的重要環節和形式,但不是民主的全部內容。如果將民主僅僅或主要理解為選舉,就不僅縮減了民主的真實性內容,而且降低了民主的規范性內涵,是對民主的片面理解,必將導致民主的扭曲。這是因為,民主的根本目的是通過不同意志的聚合,找到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以此為根據進行決策。選舉是一種聚合人民意志并形成決策的有效方式,但卻不是目的本身,更不是目的的完成,只是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無論是否定還是夸大選舉的作用和意義,都是對民主本質和目的的偏離。我國的人民民主,將民主選舉作為全過程民主的一個重要環節,也同樣重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民主形式和環節的作用和意義。通過民主決策,廣泛傾聽民意、集中民智,使決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學的基礎之上;通過民主管理,使人民廣泛參加國家事務、企事業特別是基層的管理,行使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通過民主監督,以黨內監督、黨際監督、人民代表監督、人民輿論監督、人民個體監督等方式,規范國家各級代表機關和黨政公職人員的行為,使國家的各級各類公共事務在人民全過程監督下運行,使人民民主制度在實踐中得到全過程落實。
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滲透于各個民主環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民內部各方面廣泛商量的過程,就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在民主實踐中,通過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等多種民主協商形式,我國的人民民主在擴大民主參與、整合利益分歧、增加理性共識、提升決策效率、促進民主監督等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極大促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入發展。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真實有效民主
現代民主理念發端于資產階級反對封建貴族特權的政治革命。這是資產階級的歷史貢獻,但也決定了原初形態民主理念的歷史局限。馬克思主義認為,資產階級民主制替代封建君主制,具有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馬克思同時指出,“庸俗的民主派把民主共和國看做千年王國”。盧梭等早期資產階級思想家將“人民主權”的民主理念奠基于“天賦人權”的抽象人性論之上,并將人性看作是永恒不變的,這就用永恒不變的抽象人性論證了資產階級民主制的永恒合理性。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的權利的現實根據,指出決定人的權利的是社會經濟關系和社會文化發展,而不是抽象人性。馬克思指出:“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這科學揭示了生產方式變化決定人的社會關系和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進而揭示了人的權利的客觀來源,揭示了由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變化決定的民主制度的發展變化。在馬克思主義看來,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變化,社會主義民主取代資產階級民主是歷史的必然。在歷史發展中,雖然資本主義社會也在不斷豐富民主理論,改善民主制度和實踐,但其理念根基、制度本質沒有改變。列寧深刻指出了資產階級民主為少數人服務的本質和缺陷:“資本主義社會里的民主是一種殘缺不全的、貧乏的和虛偽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數人享受的民主。”我們在當代西方民主實踐中看到的金錢操弄、贏者通吃、無厘頭民主等現象,就是資本邏輯支配政治的曲折表現,而這些現象的根源在于理念的虛化和制度的殘缺。在制度上強調投票的權利而缺乏對廣泛參與的保障,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必然是形式主義和殘缺不全的。只有超越資產階級民主形態,實現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參與實踐的全過程,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的人民民主,是全體人民的民主,遵循人民至上的理念,因此必然要求在制度建設和民主實踐中將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每一個方面和環節,落實到全過程。與經歷了幾百年演變的西方民主相比,我國人民民主建立的時間較短,當然還需要在發展中不斷完善。我國的人民民主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形成的,是最先進、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句空話,必須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只有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才是我們需要的民主;只有能夠解決中國問題的民主才是對我們管用的民主。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探索說明,中國的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是全過程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它所展現出的巨大優勢和蘊含的巨大潛力,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總之,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先進的民主理念、完整的制度體系、全面的民主實踐、獨特的政治優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制度基石和實踐之根,是具有獨特優勢的真實有效的民主。
(作者系南開大學副校長、教授,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