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前不久剛參與鄭州地鐵五號線救援、去年曾支援湖北抗疫的黨員李英豪,再次主動請纓,到核酸檢測一線。8月1日下午6時至2日晚10時,來自省人民醫院的檢測小分隊完成了約11000人次采樣任務,而李英豪只躺在課桌上歇息了3個小時。
斗罷洪澇又戰“疫”,鮮紅的黨旗始終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從醫院病房爭分奪秒救治,到城鄉社區挨家挨戶排查,從運輸線上加班加點保供,到實驗室里夜以繼日檢測,無論何時何地,老百姓只要看到黨員在行動、黨旗在飄揚,心里就不慌、就有底。
再上火線一顆紅心印白甲
“從接到通知到出發,只有短短兩個小時準備時間。到達醫院后,未做片刻休息,便第一時間投入戰斗。”8月1日,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呼吸病區主任余學慶被緊急抽調前往鄭州岐伯山醫院,參與集中收治工作。
余學慶隨身攜帶了一面黨旗時刻激勵自己,他連續幾天始終堅持戰斗在最危險的臨床第一線,每到下班時,穿在防護服里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這個時候黨員不沖上去誰沖上去?”余學慶的同事們也在各地守護人民安康,成為火線上的中流砥柱。8月3日,該院派出的黨員突擊隊王海峰等一行5人,接到通知后20分鐘完成集結,緊急趕到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北院區投入工作,每天都忙到凌晨時分。
全員核酸檢測的“戰斗”打響后,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近千名黨員干部職工迅速集結。黨員王改玲等幾位同志,主動承擔起人數較多的幾個社區的核酸檢測任務。凌晨,檢測完畢,他們扒拉幾口飯菜,將身邊紙箱拆開,往地上一鋪稍事休息。這一幕被人拍下發在微信朋友圈,被稱作“今夏最美睡姿”。
“不論生死,堅守一線。”“有危險我先上,有困難我來扛!”看著一封封“請戰書”,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宋彩麗感慨萬千,在黨員帶動下,該院200多位白衣天使毅然決然奔赴一線。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是黨員、是醫護人員,他們用科學救治的力量讓群眾相信希望和勝利就在前方。
防控卡點嚴防死守保平安
“11點前卡點設置到位,要把黨旗豎起來,黨員戴黨徽身份亮起來,宣傳喇叭響起來,給群眾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8月3日,中牟縣大孟鎮灣張村黨支部書記孫軍旗在工作群里布置卡點設置工作。就在村干部緊張分發消殺物資時,有5名群眾主動要求做志愿者。僅僅一上午,大孟鎮57個卡點全部設置到位。
挺身而出,他們是疫情防控的排頭兵——
王奎芬是滎陽市京城路街道建業社區黨總支原書記。已退休的她聽說要啟動全員核酸檢測,雖然家中還有小孫子需要照顧,還是主動報名參戰,精準分析社區無物業樓院多、常住人口多、流動性大的問題,給同事們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議。
在鞏義市永安路街道,有一個“黨員媽媽團”,3位尚在休產假的哺乳期媽媽,變身抗疫戰士堅守崗位,在用堅強詮釋母愛的同時,也踐行著“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責任和擔當。
無私奉獻,他們是基層百姓的貼心人——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在鄭州一些高風險封控區,許多黨員志愿者沖鋒在一線,全力做好生活物資“最后100米”配送服務工作。“積極為小區居民代送、傳遞物資,從這些小事做起,就對得起胸前這枚黨徽。”二七區佛崗社區紀委書記吳攀說。
在駐馬店西平縣一小區內,身著“天使白”的黨員醫護人員、“天空藍”的黨員網格員、“烈焰紅”的黨員志愿者們堅守在防疫一線,匯聚成“五顏六色”的力量,“只要群眾有需求,我們的服務永不打烊”。
疫情在哪里,黨員干部就要戰斗在哪里。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重要戰場,堅定信心、振奮精神、迎難而上,就一定能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創新方法黨建引領筑防線
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全省各地如何創新工作方式、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推動疫情防控取得實效?
開封市農村“大喇叭”再次響起。蘭考縣堌陽鎮制作各類展板發放至48個行政村,落實“五有一網格”防控措施,并通過村村響大喇叭、車載流動喇叭、手持小喇叭等“三個喇叭”齊響,讓村民知疫、防疫、不懼疫。
南陽市全域黨建聚合力。市委組織部迅速下發緊急通知,統籌街道、社區、駐區單位等基層黨組織的下沉黨員,分級組建疫情防控聯合黨委65個、聯合黨支部(總支)701個、聯合黨小組5944個,在防疫一線形成“黨旗飄飄、黨徽閃閃”的工作局面。
許昌市民之家以“網上辦、掌上辦、不見面”為主,以現場辦為輔,減少人員聚集。引導群眾通過河南省政務服務網和“i許昌”申報或辦理業務,針對高頻一網通辦事項,積極推廣落實全程網辦;針對群眾知曉程度較低的網上辦事項,借助信息公開平臺加強宣傳,確保群眾咨詢全覆蓋、問題全解決。
“努力,為了露出燦爛的微笑”,道出基層黨員干部的樂觀;“夢里都在做核酸”,說出一線戰“疫”人員的艱辛;“你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唱出市民真摯的感謝……一句句摯誠的話語,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這就是真實的抗疫戰場,這就是中原大地無堅不摧的戰“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