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紅領巾巡講團成員吳陽春—— 紅色家史潤初心

2021-11-22 16:18:08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要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要把煥先爺爺的紅色故事講給更多孩子聽,激勵青少年向革命先輩學習,堅定不移跟黨走。”7月7日,新縣二高教師、省紅領巾巡講團成員吳陽春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

這幾天,吳陽春一遍遍地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視頻,一次次追思她的三爺爺、革命先烈吳煥先。她說:“很震撼、很感動,覺得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烈士后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今年37歲的吳陽春是聽著三爺爺的故事長大的。

“1926年,三爺爺畢業從湖北回到家鄉,接受了新思想的他一把火將家里的租地契約和債務借據燒得干干凈凈,帶著農民搞起了革命。土豪劣紳的利益受損,他們殘忍地殺害了太爺爺、大爺爺一家三口和二爺爺、小爺爺六口人。”

“三爺爺沒有‘趴下’,他參與創建了鄂豫皖邊區第一塊革命根據地;重建紅二十五軍并率軍長征,鏖戰獨樹鎮,奔襲荊紫關,多次轉危為安,可最終將生命定格在甘肅涇川,犧牲時年僅28歲。”

“小時候,說起三爺爺,父親總是眼淚汪汪,我也就跟著哭鼻子;現在輪到我給我的孩子們講,他們也總會流淚。”

說這些話時,吳陽春紅了雙眼。每次講到三爺爺,她總會不自覺地“換位思考”:他是懷著怎樣的悲痛料理至親的后事,又是靠什么力量迅速振作起來,繼續奔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想得越多,答案越清晰。“那是初心的力量。”她說。

紅色家史里,老一輩為黨為人民奉獻一切的初心,成為引領后人前行的燈塔。

2007年,吳陽春從信陽師范學院英語系畢業。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就擺在眼前,可她卻毅然回到故鄉,選擇做一名人民教師。“這方山水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革命老區需要好老師,我愿意把所學教給這里的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的未來。”她說。

山區學生英語底子相對薄弱,這讓吳陽春一度很作難。“我就想,三爺爺當年領著一群娃娃兵迎著敵人的炮火都不怕,我怕啥,想著想著就不怕了。”她自創唱歌式單詞記憶法為孩子尋找到了學習小竅門,還用紅色故事激勵他們堅定目標向前走。

吳陽春還報名參加了省紅領巾巡講團。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她總會抽出時間,在不同場合講紅色大別山,講吳煥先的感人故事。

“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只有堅持,才能不斷取得勝利。”并不習慣“閃光燈”的她,在鏡頭前講起紅色故事,總是自信滿滿的模樣。

“心中有信仰,干事有底氣。”吳陽春說,她想讓更多青少年記著“吃水不忘挖井人”,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第一??圩?,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褪色。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