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馬克思主義自身理論品格使然,也是我們黨新時代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現實選擇。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以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為導向,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以“兩個結合”為著力點,不斷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堅持一個導向: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馬克思主義具有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品格。作為“偉大的認識工具”,馬克思主義既致力于解釋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自身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把繼承性與創造性高度統一起來,自覺接受實踐的檢驗,適應實踐的發展,根據實踐的要求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在新的實踐中保持著生機和活力,為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武器。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100年前,以李大釗、毛澤東為代表的時代先鋒,在對各種主義的反復比較和鑒別中,逐步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從而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且歷久彌堅。李大釗視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的救星”,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形象地比喻為“望遠鏡”和“顯微鏡”,他強調:“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他們深入研究、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為那個風雨飄搖、人心思變的時代點燃了希望之光。我們黨成立百年來始終立足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聚焦主要矛盾,部署開展黨和國家全局工作。
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就要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其與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傳又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觀點,自覺用其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回答了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
聚焦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取得的偉大成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的,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將馬克思主義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相統一,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根據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創造偉大成就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不竭動力。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為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豐厚土壤和源頭活水。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要牢牢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將理論探索、理論創新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推動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良性互動,不斷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和概括,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前所未有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前所未有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信心和能力。與此同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了新要求,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已超越前人的認知范圍,理論創新更顯迫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同時,我國社會主義只有幾十年實踐、還處在初級階段,事業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們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
實現兩個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要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要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面臨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與世情國情黨情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新時代中國偉大社會革命之“的”。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要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新時代的開創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做好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工作,切實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群眾。另一方面,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善于集中群眾智慧,對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和新鮮經驗進行及時總結提煉,使之理論化,實現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的良性互動。
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要統籌好理論自信與文化自信的關系。增強“四個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明確提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過程中,要處理好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關系,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使理論自信與文化自信互為補充、相得益彰。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為指導,做好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工作。要深入研究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與馬克思主義契合度高的思想觀點,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學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