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之道

2021-11-22 16:21:28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14億多人口的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疑是舉世矚目的世界奇跡,這種奇跡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的指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的結果。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凝聚力和堅強領導核心。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此后,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體制保證和物質條件。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黨的十九大又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

黨的領導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強核心和中流砥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不負人民的真摯情懷,為全黨全國人民立起了主心骨,形成了強大的核心領導力和凝聚力。黨中央從全局高度對基本國情和發展趨勢作出準確判斷,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進行及時有效的工作部署,加強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保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步調統一、行動一致。各級黨組織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各級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強化擔當,忠實履行責任?;鶎狱h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干部戰斗在脫貧攻堅的最要、最難、最險處,在聯系服務群眾上用情、在宣傳教育群眾上用心、在組織凝聚群眾上用力,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和政治引領作用。

第二,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指導,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思想力量和正確方向引領。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的指導,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法寶。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杰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著力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創立了十大關系理論、社會主義基本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等重大成果,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為杰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圍繞并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等核心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為杰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圍繞并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創立并不斷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黨的這些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同時也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邏輯。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的指引下,黨領導人民深刻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中國具體國情,制定并實施科學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推進新的偉大社會革命,不斷創造新的歷史輝煌。與此同時,黨領導人民創立并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了鮮明的制度優勢,釋放出強大的治理效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第三,黨領導人民的偉大實踐及其輝煌成就,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不竭力量之源和堅實物質基礎。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定徹底的人民立場,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全面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揚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作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全國各族人民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激發昂揚的奮斗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開拓進取、不懈奮斗,匯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歷史合力。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人民在黨團結帶領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礎,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寶貴經驗。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人民在黨團結帶領下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實現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確立并牢牢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確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文化實力和綜合國力突飛猛進,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人民在黨團結帶領下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牢牢立足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科學研判時代本質和世界發展趨勢,全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抓住用好戰略機遇,勇于應對風險挑戰,統攬“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成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勝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光榮是自豪的資本,但絕不是停步的借口。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的中國共產黨,在總結歷史輝煌和成功經驗的同時,已經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意氣風發地踏上了新的趕考之路,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邁進。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