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前,心里就像風跑過小樹林,嘩啦啦總是靜不下來。入黨后,就像一棵大樹,樹大根深,踏實又堅定。”
88歲,加入百年大黨,是怎樣一種感覺?“我終于扎根了!”6月26日,省林業局退休職工秦世俊向記者形容:“入黨前,心里就像風跑過小樹林,嘩啦啦總是靜不下來。入黨后,就像一棵大樹,樹大根深,踏實又堅定。”
老秦入黨的故事,就是紅與綠的“交響”。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原省農林廳工作,后作為優秀人才被選送到東北林學院培訓。從那時起,紅色的種子在他心里生根發芽。
而立之年,老秦下鄉駐村,深切感受到黨在基層的凝聚力,一心向黨靠攏的他鼓起勇氣,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遺憾的是,因為尚未達到條件,申請沒有獲得批準。
考驗,時時刻刻;初心,堅守不改。
眼見黨組織帶領黨員舍家忘我,耳聞同伴對身邊黨員的感慨贊許,年輕的秦世俊感慨:“黨組織沒有吸納我,說明我做得還不夠。”從此,秦世俊把對黨的初心和熱忱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植綠護綠,他一馬當先。改革開放后,老秦曾就職林政科,掌管著審批“一支筆”。“那么大片林子每次多伐個一兩棵,神不知鬼不覺。但老秦油鹽不進、軟硬不吃,想鉆他空子難比登天咧。”老同事、入黨介紹人劉志炎嘿嘿一笑說,找他拉關系的人,聽勸的被數落一頓,不聽勸的直接被攆出門。
風風雨雨幾十年,評先進、當勞模,老秦的“綠色”榮譽拿了不少,與黨員的標準也越來越近。直到1994年退休,老秦總覺得還差那么一點,“再等等,再努力一把。”
“在崗時講政治、講原則,退休后也是出了名的愛操‘閑心’。”老同事、入黨介紹人李奎然說。
前些年,高空拋物還挺常見,陽臺上掉下個紙箱、飲料瓶并不稀罕。秦世俊卻坐不住,他聯合小區物業制定懲戒制度,減少“飛來橫禍”的上演。
其實,老秦愛操“閑心”的故事能講上一籮筐,他是最愛往意見箱投信的“老頑固”,他是持有“交通安全監督證”40年的“活雷鋒”……
隨著兩個孩子接連入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在家人的鼓勵下,老秦遞交了第二份入黨申請書。負責同志耐心告知入黨程序,他逐一對照,覺得還是有點不夠格,自己打了退堂鼓。
幾年前,省林業局開設了老干部課堂,老秦每節不落。通過學習,他對黨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的認識。2017年,媒體對塞罕壩精神進行集中報道,三代人55年建起百萬畝林海,讓老秦看到了堅守的力量,紅色的理想在心中沸騰。2019年,老秦再次提筆,鄭重寫下第三份入黨申請書。
收到這份堅持了半個世紀的入黨申請,省林業局離退休老干部黨支部十分重視,經過組織嚴格考察,同意秦世俊加入中國共產黨。老秦的人生最高理想,在“七一”前夕終于實現。
就在送記者出門時,看到一輛自行車亂停,老秦緩緩將其推到規范位置。成為黨員,對他來說,是一個新開始,也是一心向黨的初心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