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前,星火初燃。迎著戰火硝煙,一代英華立下了“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的錚錚誓言。
百年之后,循著紅色印記,無數青少年在追思中反思:“今天的我們做些什么才能不負先烈、報效祖國?”
黨史學習教育全面鋪開以來,我省各級共青團組織整合紅色資源、創新形式載體、掀起學習熱潮,用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感召引導青少年。在這場思想洗禮中,廣大青少年的信念更堅定,步履更有力,把青春的理想融入時代的洪流。
既亮眼又亮心,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
4月15日,在太行山腳下的林州市黃華鎮止方村青年之家,30余位青年代表圍坐一團,一場黨史學習交流活動拉開帷幕。青年講師與青年代表熱烈交流,講小崗村“18個紅手印”的故事,聊怎么干事創業推進鄉村振興。這是河南共青團“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示范宣講中的一幕。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后,團省委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開展動員部署;團省委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分赴各地指導督促;青年團干部、青年講師團成員、“青馬工程”學員等各類青年代表開展個人自學,深化理解。
在鄉村社區、中學高校、企業車間,活躍著由各級共青團組織組建的青年講師團。青年講師們給基層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場“小而精”“小而美”的面對面、互動式宣講。
一次次提問發人深省——“抗美援朝精神是什么?”“中學生應該怎樣弘揚紅色精神、革命精神?”
一次次號召激動人心——“你怎樣,中國便怎樣。”“有志青年要把自己的夢想和中國夢緊緊聯系在一起,才能書寫壯麗的人生篇章!”
用小故事講述大黨史,亮眼更亮心。“只有和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地交流,群眾才能聽得進去、聽得明白,黨史才能飛進千家萬戶、飛進青少年心里。”青年講師李綺雯說。
目前,全省各級團組織已開展宣講活動500余場,覆蓋青少年2萬余人次,通過提問題、講故事、解疑惑,打通了基層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線上線下聯動,讓百年黨史“活”起來
從紅船精神、二七精神到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從“人民的好兒子”雷鋒到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的王焯冉……中原英烈紀念館廣場上,老師講得深情,學生聽得認真。這堂特殊的思政課拉開了鄭州市二七區慶祝建黨100周年黨團隊一體化系列活動的序幕。課后,少先隊員們齊喊“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聲音洪亮,充滿力量。
為了讓百年黨史“活”起來,全省各級團組織用“年輕人的方式”,線上線下齊發力,點燃青少年黨史學習的熱情。
線下“沉浸式”體驗,讓青少年在行走中撫今追昔。團省委推出了76條“青春(紅領巾)尋訪”體驗打卡線路,成立“團團尋訪志愿講解隊”,開展闖關挑戰賽、黃河徒步行、黨史誦讀大賽等活動;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團省委攜手舉辦“精神高地青年說”,青年學子在二七塔、紅旗渠等精神高地汲取成長的營養。截至目前,各級團組織共開展尋訪活動380余次,吸引青少年1.9萬人次積極參與。
線下“菜單式”推送,讓黨史學習觸手可及。圖說“總書記講黨史”、圖解“百年百篇黨史小故事”、圖鑒“黨史”,《紅色寶藏》《紅色檔案》《精神高地青年說》等系列短視頻,“青年大學習”“紅領巾愛學習”網上系列主題團隊課和示范團隊課、青年講師團黨史宣講慕課……團省委端出的一道道“黨史大餐”,不斷激發廣大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目前,“青年大學習”參加者已達2108萬人次,“紅領巾愛學習”參加者已達1480萬人次。
聚焦“急愁難盼”,推動學習成果轉化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走深走實,各級團組織、廣大青少年干事創業的熱情更足、信心更足。
啟動“新青年Offer節”,開展名企“直播帶崗”行業專場、“青年就業助推官‘青’力相助”等就業指導活動;就業服務季將舉辦不少于500場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提供不少于10萬個適合大中專畢業生的崗位信息,覆蓋不少于20萬名大中專畢業生;啟動“就業創業幸福工程”,給年輕人送成長“大禮包”……
這些是團省委開展的“我為青年做件事”實踐活動中的部分內容。各級團組織深化密切聯系青年機制,幫助青年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轉化為服務青年的生動實踐。
在高校學生會,團省委、省學聯發起“我為同學做件事”活動;優秀的青年黨員、團員還主動當起了黨史傳播者,在安陽師范學院,師生聯合創作連載漫畫新媒體產品《黨史漫讀》,用青年喜聞樂見的“小故事”講述黨的百年歷史,大家紛紛點贊。
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廣大青少年在學黨史中觀照自身、汲取力量,昂揚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記者周曉荷 通訊員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