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聽從更偉大的使命召喚

2021-12-02 17:55:51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武漢聽從更偉大的使命召喚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2日訊(記者李皖 鄭汝可)長江奔騰如練,東湖秀美如靛。仲春時節,楚天遼闊,大地春機蓬勃,萬象更新。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在武漢,習近平總書記走企業、進社區,看光谷、探民情,在東湖會晤印度總理莫迪……

習近平總書記一路步履匆匆,風塵仆仆,風雨兼程,望聞問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正確處理好的“五大關系”在此提出,打造“國之重器”的思想在此行反復強調,兩個世界人口大國的關系在此得到引領。

總書記對湖北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民生工作、加強作風建設”的“四個切實”要求,更加具體地指引了新時代湖北武漢的發展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湖北武漢的視察活動和外交實踐,將武漢推向全球矚目的“高光時間”。此時,世界通過武漢看到了中國,武漢代表著國家。

4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湖北省博物館會見來華進行非正式會晤的印度總理莫迪。4月28日,習近平與莫迪在武漢東湖會晤。

美麗的東湖邊,共擁有26億人口的兩個東方文明古國的當代領導人交談、漫步、賞花,會面如在畫中行。全球目光聚焦于此。習近平總書記與客人時而在沿湖散步道上,時而在湖上涼亭內,時而在輪船、水榭中……近前、遠處,是煙波浩渺、風景秀麗的東湖風光。

約24小時內,密集進行6場活動。印度NDTV電視臺、印度ZEE NEWS新聞網對歡迎儀式進行了現場直播。全印廣播電臺,印度報業托拉斯、印度第一大泰米爾語新聞網站、《印度斯坦時報》《印度時報》等數十家主流媒體第一時間發出報道、視頻、評論,社交媒體刷屏,關注這場“心貼心的談話”,評價此次會晤將修復兩國關系,重拾互信。

英國BBC官網首頁評論:“毫無疑問,武漢輕松的環境能幫助兩位領導人就分歧問題進行坦誠的討論。”

俄羅斯新聞網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在武漢東湖沿岸漫步。在輕松友好的氣氛中,雙方就雙邊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

東湖曲徑通幽、古木參天、萬頃蕩漾碧波的武漢形象,作為中印兩國領導人會晤的活動背景,一時登上全球媒體頭條。

全球媒體不只看到了東湖的秀美,還有編鐘所代表的中華文化的燦爛、青山區社區居民的新生活、光谷創新的活力。江山秀麗、文化悠久、人民幸福、發展強勁,武漢正是中國的縮影。

“武漢”前段時間榮登“中國幸福城市”榜首,被國家列為與上海、重慶并列的長江上超大城市的信息,也被中外各國報道屢屢提及。

香港《南華早報》說:“中印領導人‘武漢會晤’或許是一個地緣政治改變的標志”。

“武漢會晤”也引起千萬網友的關注,這座有著一面遼闊東湖的超大城市被全世界更多人認識。一位網友這樣評論:“東湖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泊之一。”“武漢東湖是城市湖泊中的泱泱大國,有著古老華夏之高山仰止的風范,是眾多城市湖泊中當之無愧的老大。”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指示,對作為長江經濟帶超大城市的武漢奮力爭先、發揮引領作用提供強大動力。

6300公里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在中國版圖上,它像一條橫貫東西的軸線,湖北武漢正居其中段。

4月26日,在武漢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個又一個重要論斷,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掌舵領航、把脈定向。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要樹立‘一盤棋’思想,一張藍圖干到底。”

——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這是黨的十九大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系統部署??倳浀南盗兄匾甘揪?,再一次昭示了在民族復興征程上,生態文明建設舉足輕重的分量??倳浿赋?,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新發展理念要體現到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長江經濟帶要高質量發展,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總書記的指引,提供了新時代武漢前行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堕L江經濟帶發展綱要》要求,武漢作為超大城市要起到核心引領作用。新時代的長江經濟帶要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武漢是其中樞紐;新時代的長江經濟帶要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武漢是其中關鍵;武漢要以在這片熱土上的實踐來展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長江經濟帶面臨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轉型的艱巨任務??倳涥P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示,進一步鼓舞和堅定了武漢全力建設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基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信心。

作為在校大學生數量全球第一的城市,作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武漢承擔著全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把科教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優勢的探索任務。

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首次給出了新時代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

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中國質量要同中國速度一樣享譽世界。接下來,武漢要的是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要的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徹底摒棄以投資和要素投入為主導的老路,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東方文明復興的思想,讓我們認清了熔冶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武漢具有的巨大機遇。

在武漢,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印度總理莫迪時鮮明提出,我們要共同實現民族復興,共同致力于東方文明復興,共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兩個偉大的國家開展偉大的合作,能夠產生世界影響。”

“要使我們兩國的友好關系不斷加強,使之像長江和恒河一樣奔流不息,永遠向前。”

中印兩位領導人會見時,身后的背景畫是《江漢攬勝圖》,也稱《古武漢三鎮圖》。在這幅創作于明代中期的名畫上,晴川閣、黃鶴樓兩座武漢歷史名樓隔江相望,龜蛇二山隔江相對,江面千帆林立,三鎮人煙輻輳。

在參觀精品文物展時,習近平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中印都是有著璀璨歷史文化的國家,中印兩國應開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交流,共同致力于東方文明復興,共同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

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文明的復興。文明的力量,是真正偉大的力量。習近平說,在省博物館里轉一轉,自豪感又增長了。

4月27日一張習近平和莫迪會晤的照片中,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編鐘成為兩國領導人握手瞬間的“背景”。兩國領導人的會見安排在琳瑯滿目的歷史文物之間,意味深長。

2016年以來,湖北編鐘曾隨習近平兩次出訪。其中,2017年7月,習近平赴漢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當地時間7月5日晚,《編鐘樂舞》在柏林亮相。

非正式會晤選在武漢,提示了武漢這個中國中部第一大城市擁有的深厚歷史底蘊。莫迪總理表示,印中都是文明古國。我們要增進相互理解,發揮兩國智慧,攜手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

4月28日,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東湖散步,武漢大學就在對面。不到3個月以前,1月31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首站武漢,一下飛機她就來到東湖邊的武漢大學。泰國公主瑪哈扎克里•詩琳通、哈薩克斯坦政府前總理卡里姆•馬西莫夫,曾在這里求學。

中印兩國領導人散步的對面,還有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它是江豚保護、長江生態恢復的研究中心。湖對岸稍遠另一側,是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被譽為病毒學研究領域的“航空母艦”,亞洲唯一一所人類所擁有的生物安全等級最高的實驗室。不到一年前,2017年2月23日,法國總理貝爾納•卡澤納夫到訪武漢,一下飛機首先去了這個實驗室,出席了P4實驗室剪彩儀式。

環繞東湖,高校林立,科研機構星羅棋布,建構起大東湖畔的人文格局。這里有位居全球城市中數量第一的近130萬在校大學生,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智密區之一。

文明不僅僅體現在歷史上,更體現在文明的延續、新生,體現在現代文明的勃發上。歷史文明、現代文明交響的武漢,作為中國城市代表,正成為中國外交的新主場。

4月26日,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習近平講起考察觀感時說,長江經濟帶是“一帶一路”的主要交匯地帶,要統籌沿海沿邊沿江和內陸開放,培育國際合作競爭的新優勢。

往時間的上游追溯,武漢東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是外交重地。據不完全統計,毛澤東主席在這里共接見了64個國家的94批客人。

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提出的“四個切實”要求,催促武漢擔當起走在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長江經濟帶發展、高質量發展前列的歷史責任。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總書記明確立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規矩。

武漢要做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典范。

習莫東湖會晤,但見上下天光,清波萬頃,草木環湖,山巒青翠。春風輕輕吹拂,周圍花香鳥語……

聯合國人居署曾這樣評價東湖綠道:“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城市公共空間平等共享,給市民提供了更可達、更生態、更包容的公共休閑空間。”

習近平乘車途經青山江灘。只見長江水面寬闊,沿岸綠樹成蔭,生態環境宜人。他對江灘生態綜合整治工作表示肯定。

去年,武漢大興“四水共治”,并推出嚴格的長江水質段面考核體系,探索生態補償機制,絕不讓長江水質在武漢變差。

4月29日,在傳達學習習近平視察湖北武漢重要講話精神會議上,市委市政府再次重申,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重點優化提升長江大保護“五大行動”,使長江武漢段成為安瀾、清潔、綠色、美麗、文明長江的典范。

五年之內,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湖北武漢,武漢人民感受到了人民領袖和黨中央的深切關懷??倳浽谖錆h先后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關系”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五大關系”,對湖北發展先后指明“四個著力”“四個切實”的努力方向。

在企業視察,習近平總書記講得最多的是創新。

“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國家要強大、民族要復興,必須靠我們自己砥礪奮進、不懈奮斗。……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武漢有一批這樣的企業,國家需要我們在這方面加快步伐,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裝備制造業的芯片,相當于人的心臟。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的實施主體,坐落在武漢,這里有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生產線,承擔著我國存儲器跨越式發展、趕超世界一流的重要使命,要加快在芯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導體存儲科技高峰。

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光谷”,也坐落在武漢;光谷北斗已與泰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國開展國際合作,成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排頭兵。人工智能研發制造,武漢發展得更快……

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是總書記此次武漢考察的一站。

看到4萬多群眾居住條件在棚戶區改造中得到顯著改善,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高興。他指出,我們的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臟亂差的棚戶區。4月28日,在聽取湖北省委省政府情況匯報后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我們的大事。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把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激發農民內在活力,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鄉村振興。”這是總書記對湖北武漢提出的又一囑托。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是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去年初,武漢市提出了大力實施以“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為內容的“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抓手。一年的實踐,武漢已經形成了江夏區小朱灣、蔡甸區“花博匯”、黃陂區杜堂村等成功經驗。數據顯示,去年武漢通過實施“三鄉工程”,回流農村社會資金達160.1億元,是當年政府投入7倍多,與上年相比投入農村的社會資金實現了翻番。

到2020年,武漢“三鄉工程”至少要實現千名下鄉市民、百個回鄉能人、十個興鄉企業,更大范圍地讓發展成果惠及城鄉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的視察活動和外交實踐,身體力行,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給湖北武漢的干部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作風建設課。

把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就是要堅持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執行者、得力推動者、科學實踐者,把中國夢具體化為武漢發展的藍圖、成績單。

“大力弘揚真抓實干作風,推進工作要實打實、硬碰硬,解決問題要雷厲風行、見底見效,面對難題要敢抓敢管、敢于擔責。”這是總書記給出的考卷,武漢廣大黨員干部已準備好作答。

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全力阻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把“官帽”用在為黨和人民干事業上。去年來,武漢旗幟鮮明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培養和提拔素質過硬、敢想敢做、能力出眾的“獅子型干部”,披荊斬棘,活躍在改革發展的最前沿。

牢記總書記“四個著力”的殷殷囑托,堅定貫徹總書記的“四個切實”重要要求,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我們應牢記任何時候都要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忠誠于事業,永葆革命精神、革命斗志,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以身許黨許國許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的視察活動和外交實踐,是湖北武漢的政治大事、歷史大事、發展大事。一幅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圖,正在展開。一千多萬武漢人民,一定燃起奮斗激情,齊心合力,譜寫新時代的發展新篇章。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