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修身之要在于嚴以律己。嚴格自律一直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和為人準則。廣大黨員干部要嚴于修身、嚴以律己,把修身自律作為品格修養的價值底色。
辯證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人們,事物的發展是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對于黨員領導干部而言,就是要深刻認識到修身自律對于個人成長及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只有嚴以修身自律,才能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不斷強化自我約束。相反,一旦放松自律,隨時都可能落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的陷阱,都可能成為被拉攏、被圍獵的對象,都可能被“糖衣炮彈”所擊倒。正所謂,“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
修身律己就要做到自持。所謂自持,就是自我克制和把持?!逗鬂h書》有載:東漢名臣楊震,高升東萊太守。在其赴任之途,昌邑令王密“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并說“暮夜無知者”,卻被楊震厲言制止:“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古代士大夫尚且懂得自持這一樸素道理,今天的共產黨人更應有為官自持的自覺追求,更要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諸多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表明,善于自持、能夠自持的人,不僅能讓自己“腰桿挺得直”,而且能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底色。
自持的基礎在于慎終如始,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慎獨慎微既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倡導的一種自我約束精神,也是黨員干部必須葆有的一種修養境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古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唯有首先在細微之處保持警惕、警覺、警醒,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持得住,才能把自律變成自覺行動和行為習慣。
人有所畏,業有所成。自持的關鍵在于飽含敬畏之心。心存敬畏的人,往往更加懂得自持,更加注重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心存敬畏的重點是敬畏人民。“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各級領導干部手里所掌握的權力歸根結底是人民授予的。這就意味著,各級領導干部在行使權力時要忠實于人民,主動接受人民的監督。否則,就得不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歷史和實踐證明,對權力和人民心存敬畏,必定能形成修身自律的主動自覺。
“政者,正也。”一身正氣的良好生態源于各級領導干部嚴以律己的自覺行動。無論在何時何地,廣大黨員干部只有以自持之心,恪守嚴格自律這一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和修身之本,才能筑牢拒腐防變的精神堤壩,讓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永葆生機活力。
(作者:陳朋,系江蘇省社科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