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2021-12-07 16:04:09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占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國預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今天,黨建網微平臺與您一同學習相關重要論述。

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明顯

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明顯,2014年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超過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歲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勞動年齡人口開始絕對減少,這種趨勢還在繼續。這些都對我國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2015年11月,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敬老愛老,弘揚傳統美德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要在全社會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老齡政策法規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古人講,“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關系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贍養老人,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2019年2月3日,習近平在二〇一九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科學謀劃、綜合應對

要加強老齡科學研究,借鑒國際有益經驗,搞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老年人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待、宜居環境、社會參與等政策,增強政策制度的針對性、協調性、系統性。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伴隨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增長快、壓力大,必須科學謀劃、綜合應對。要引導家庭醫生優先同老年家庭開展簽約服務,發揮基層全科醫生貼近群眾、貼近家庭、貼近基層的優勢,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要堅持醫養結合,逐步建立長期護理制度,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養老服務,使老年人更健康快樂。

——2016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

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加強科研攻關

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人口老齡化等重大民生問題,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民對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斷提升,生物醫藥、醫療設備等領域科技發展滯后問題日益凸顯。對能夠快速突破、及時解決問題的技術,要抓緊推進;對屬于戰略性、需要久久為功的技術,要提前部署。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