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思】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出現更多不穩定、不確定性。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于即將邁入“十四五”時期、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中國來說,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檢驗年輕干部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針對復雜變動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強調“要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勇于直面問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涉及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年輕干部存在的短板,有針對性地指出“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這七種能力,既有關乎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向立場、價值取向的根本性能力,又有屬于摸清實際、理清思路的基礎性能力;既包括不懼風雨、知重負重的勇氣和決心,又統攝真抓實干、迎難而上的干勁和毅力。這七種能力相輔相成、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了推動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解決前進道路上存在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系。
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居于首位,政治能力在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中同樣居于首位。這是因為政治能力的高低關系到能否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和政治立場。只有擁有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高超的政治鑒別力,才能發自內心敬畏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才能做到“凡是有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堅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堅決不做”。
從整體性角度看,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調查研究能力在七種能力中居于基礎地位。經過調查研究才能摸清實際問題,才能從群眾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智慧,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真正解決問題、破解難題??茖W決策能力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從成功研制“兩彈一星”到實施改革開放,從部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到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沒有戰略思維、大局觀念、長遠眼光,沒有多方面的論證和多角度的研判是不可能作出這些關乎國家命運、民族命運的重大決策的。提高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是解決當前實際問題的三個重點。度過改革攻堅期、跨越改革深水區,應對發展過程中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等,都需要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斷增進人民福祉,贏得群眾擁護支持。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喊口號、做樣子,必須腳踏實地,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既要掛帥也要出征”,只有落實落細,才能解決實際問題。
置身這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年輕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攻堅克難的奮斗者,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煉能力。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加強思想淬煉,注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掌握并運用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自覺加強政治歷練,增強政治自制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主動投入實踐鍛煉,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在攻堅克難中、應急搶險中積累經驗、夯實本領;積極開展專業訓練,適應分工專業化、行業細分化的發展趨勢,苦學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成長為專業化高素質干部。
(作者:沈傳亮,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