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千頃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
“影片通過對脫貧攻堅一線的人物群像真實描寫,回答了為什么今天的中國能夠脫貧。”
“這是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現實主義題材力作,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時代報告電影’。”
……
在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之際,2月26日,全面小康題材重點獻禮故事片《千頃澄碧的時代》在全國院線正式公映,在社會各界引發了強烈反響。影片以蘭考縣脫貧攻堅戰為基礎原型,把蘭考縣作為主要取材地和拍攝地,以“雙雄人物+金融扶貧”為主線,塑造中國脫貧攻堅一線的人物群像,描繪了一幅“扶貧奔小康長卷”。
在河南獨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國欽看來,這是一部具有時代音符的主旋律影片,深情講述了蘭考脫貧故事、中國扶貧故事,更契合了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主題。從預售和影院排片情況來看,除了組織包場外,觀眾自發觀影欲望也超出預期。作為河南參與出品的影片,不僅體現了“守正創新”這一概念,也切實踐行了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的創作方向。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上下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氣魄,盡銳出戰、攻堅克難。”開封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漢征說,《千頃澄碧的時代》正是以新時代的蘭考為原型,講述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為擺脫貧困而作出的不懈奮斗,深情塑造了脫貧攻堅基層一線的人物群像,反映出新時代脫貧攻堅偉大勝利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
蘭考縣儀封鎮黨委書記郭芳說:“以前,風沙內澇鹽堿是我們的標識符;現在,拼搏、開放、生態、幸福成了蘭考的新標簽。為了‘千頃澄碧的時代’,我們會繼續傳承踐行焦裕祿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帶領群眾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屏幕里的‘蘆靖生’,讓我看到了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成千上萬個‘第一書記’,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焦作市審計局駐周窯村第一書記薛殿成說。駐村三年來,薛殿成帶領駐村工作隊完成了飲用水網改造、河道整治、村村通道路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昔日的貧困村煥發出勃勃生機。“接下來,我還不能松勁,要繼續幫助村民鞏固脫貧成果,讓大家的腰包再鼓一些,臉上的笑容再多一些。”薛殿成說。(記者 溫小娟 龔硯慶 陳學樺 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