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村務工作中,支部書記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但身為領頭人,在困難面前必須‘挑大梁’!”12月6日,淇縣靈山街道大石巖村會議室內,該村黨支部書記徐光講得生動有趣,臺下來自全市各縣區的50名村干部聽得認真。
操著一口地道的淇縣方言,徐光正給大家講如何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當好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用鄉音和親身經歷向前來“取經”的村干部闡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和目標決心。
2016年10月,為響應淇縣“頭雁回歸創業計劃”號召,已在鄭州退休的徐光不顧家人反對,拖著裝有4個心臟支架的病軀回到曾是省級貧困村的家鄉大石巖村,立志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并于2018年當選為該村黨支部書記。
“畢竟我受黨的教育幾十年,在家鄉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去做。”徐光說?;剜l后不久,他便帶領村內黨員干部學習政策文件,重溫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激發大家的干事創業熱情。
5年來,在徐光的帶領下,大石巖村發揮紅色資源優勢,針對黨員干部、復轉軍人、中小學生開展課程培訓和愛國主義教育,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紅色影視基地,逐步探索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徑,實現了由一個“臟亂窮差”貧困村到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完美蛻變。
“在當下農村人才和青壯勞力流失嚴重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優化基層組織架構、凝聚基層力量?”互動環節,鶴山區姬家山鄉西頂村黨支部書記司學平第一個提出疑問。
“可以參照我們村的做法,把村里老干部、老黨員、老模范、老軍人等骨干力量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帶動示范作用,讓榜樣的力量凝聚人心。”徐光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答案。
你來我往間,一個小時的宣講時間很快過去。在座的干部們時而托腮沉思,時而仔細記錄。“徐書記通過親身經歷為我們解讀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這種聽黨指揮、為民謀利的干事勁頭讓身為年輕干部的我很受觸動。”鶴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唐莊中心社區黨支部成員唐本強表示,將以徐光為榜樣,努力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