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王國生在全省文化旅游大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關于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加快文化旅游大省向強省轉變。要遵循文旅融合規律,瞄準文旅市場需求,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加快文旅強省建設步伐。
文旅融合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以旅游為載體激發黃河文化活力,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有助于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自覺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要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以文旅融合為抓手,充分釋放黃河文化資源要素活力和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有助于為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提供長久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支撐。文旅產業是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潔產業,是低門檻、高就業、廣覆蓋的大眾型產業,是創新創業活力強、科技賦能動力足的高端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能夠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解決經濟潛在損失不平衡問題,實現文化價值、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共贏。
推動文化與旅游在產業、服務等方面融合
堅持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產品開發統籌協調。河南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歷史悠久、文化綿長,歷朝歷代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資源。這些文化遺產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文化資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要始終貫徹落實“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也是最好的傳承”這一理念,通過打造尋根之旅、愛國之旅、紅色之旅、創業之旅等旅游活動,把文化資源融入食、住、行、游、購、娛各個環節,在深入傳承弘揚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中,打造河南特色旅游精品和文化創意精品。
堅持文化公共服務與旅游公共服務協同聯動。近年來,文化旅游熱度提升,自助旅游、全域旅游需求持續增強,但公共設施不足,公共產品和服務還存在低水平、同質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旅游目的地體驗。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就要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公共空間、公共環境、公共產品、公共項目、公共服務方面著力,打造“一站式”綜合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促進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公共服務一體化。
堅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資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場,促進文旅產業融合是大勢所趨。一方面,要加強主體融合,發揮地方政府在文旅融合過程中管理者和服務者的雙重身份作用,引導、鼓勵、扶持各類企業參與,逐步建立起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的文旅融合市場主體。另一方面,要加強文旅資源融合,推動文旅產業與工業、體育、康養、農業等領域廣泛建立聯系,完善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推動文旅業態創新。
以業態模式創新點燃文旅強省新引擎
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目前,全域旅游已經成為滿足旅游消費需求、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一要加強全域整合發展思維,借鑒修武縣、新縣、濟源等地全域旅游示范區模式,把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貫穿文旅資源開發全過程,打造“穿珠成鏈”新形態。二要打造全域協同發展體系,以“老家河南”旅游IP為依托,加強文旅資源、項目全域發展協同推進,下好河南文旅融合“一盤棋”。三要加快文旅市場全要素互動、全鏈條發展,引導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高原”上涌現更多“高峰”。
打造智慧文旅新業態。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名制、預約限額、人臉識別、智慧交通誘導系統等數字化、智能化安心游成為文旅消費新風尚。一要樹立全行業數字化思維,推動文旅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加強數字技術賦能公共服務與行業監管,滿足數字時代游客新體驗、新要求。二要加快推進智慧文旅平臺建設,統籌協調旅游大數據平臺、服務平臺和綜合監管平臺“三位一體”數據交換和共享,加快實現“一部手機游河南”的便捷式、交互式文旅體驗。三要創新主體互動,通過虛擬現實、社交網絡、云計算、5G等數字化體驗服務、互動服務,實現文旅產業高品質有效供給。
加強文旅宣傳推介。在互聯網信息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應加強文化旅游形象宣傳推廣,提高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一要在創新文旅載體平臺上下功夫,多角度提升文旅項目在大型節會活動、體育賽事、電視節目、影視創作中的內涵與形式,用“流量”吸引“留量”。二要在提升文旅品牌內涵上下功夫,把“一帶一路”建設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融入“老家河南”品牌標識系統,持續打造“老家味道”“老家禮品”“老家鄉村”“老家客棧”精品路線和符合國際化目的地需求的營銷體系,把河南文旅資源打造成國內外叫得響的“金字招牌”。三要在做強全媒體宣傳上下功夫,加強新舊媒體資源全面聚合與深度開發,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特色化的立體宣傳,實現文旅信息立體化、圈層化、個性化有效滲透。
(作者:省社科院 劉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