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2月23日,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彭橋鎮孫祁村一處有著50余年房齡的危房,在十幾分鐘之內就被拆除、平整完畢。
圍觀群眾紛紛表示,村里長期無人居住的危房、險房不在少數,殘垣斷壁既影響村民出行,又帶來安全隱患。借助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這些影響生產生活的障礙得到了清除,大家都拍手稱快。
今年以來,彭橋鎮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拉高標桿,經過深入探索,反復實踐,結合各村實際情況,通盤考慮、科學規劃,多措并舉,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提升鎮村顏值。
在該鎮趙河村,今日鄧州看到群眾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村干部手拿除草機,帶領群眾對路邊雜草進行清理。不遠處,一臺挖掘機正在疏通排水溝,清除里面沉淀的淤泥。
自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趙河村因地制宜開展整治工作,該村西崗組利用群眾建房成排成行、坐東朝西的特點,在組內修建“十字形”水泥路280余米,開挖房前屋后排水溝520余米,整修不同形狀的坑塘3處,動員群眾規范柴草垛10余處,創建美麗庭院20余戶,刷寫人居環境宣傳標語4條,使鄉村整體面貌呈現出開闊、整潔、規范的特點。
該村的馬河組通過疏通擴寬排水溝,建造小型蓄水池,溝兩側一邊栽植松針樹林,一邊硬化出行道路,讓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來到村里,只見居民院外干凈明亮,院內整潔規范,村莊后是青翠的竹林一片,儼然是一幅美麗田園新村春景圖。
“彭橋鎮地處崗坡丘陵,特殊的地形給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目前,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一村一策’,各村正鉚足干勁,爭先創優,奮力沖刺,穩步推進村人居環境問題動態‘清零’行動。”該鎮主抓人居環境工作的副鎮長張明瑾表示。
該鎮禹南村趙營組位于禹南南側,常年來,山上的降水從村中間的小水溝穿過,溝兩側氣味刺鼻,樹木混雜。村兩委以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為契機,率先籌資6萬余元,用于污水改造項目,共改造清潔廁所120余戶,原來的“臭水溝”變成了“生態溝”,剔除雜樹80余棵,村莊亮堂了,站在村邊可看到墨綠色的禹山,村內寬闊的水泥路環繞著居民的住房,就地取材的青石壘成排水溝的擋墻,是該村群眾智慧的結晶。
“環境衛生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黨員干部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一線,以身示范,干在前、作表率,干群攜手,合力共建,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由‘突擊性’向‘長效性’轉變。”該鎮黨委書記姚進儒表示,為打好這場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彭橋鎮在建機制、保成效、利長遠上找準著力點,明確責任分工,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責任網絡,確保整治無盲點、無死角、全覆蓋。
同時,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的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通過村村通廣播、宣傳欄、宣傳條幅等多種形式,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的政策、內容、措施,引導廣大群眾增強環保意識、健康意識、衛生意識,形成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的良好氛圍。
在陳堰村趙樓組,干部群眾齊上陣的情景給今日鄧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有的割草,有的搬運,有的群眾貢獻出自己家的三輪車當運送工具。
“我們在做好整治的同時,黨員干部進門入戶,聽取意見,為群眾答疑解惑,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去,形成黨群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村干部張獻志說。
在黨員干部的感染和帶領下,該鎮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投入到環境整治中來,村民自覺拆除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雜物。通過發動群眾下足功夫,自然村道路干凈了、溝渠清潔了,群眾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以前我們是旁觀者,現在我們是參與者,打造宜居家園,我們責無旁貸。”采訪中,群眾紛紛表示,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引發群眾的極大關注,也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
在林山村的文化廣場里,幾名群眾正在悠閑地鍛煉著身體。“現在環境越來越好,我們沒事了就出來散步、健身,心情也好了,覺得生活更有奔頭了。”該村村民劉義平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據了解,在整治行動中,該鎮共出動機械1820余臺次,出動人工1.2萬人次,完成自然村整治122個,完成率73%,集鎮整治2個,完成率100%,拆除亂搭亂建360余處、清理亂倒亂扔850余處、清理亂堆亂放1840余處,清理垃圾1340余噸,清污水3320余噸,改造廁所260余戶,清坑塘150余個,清違建4500余平方米,清雜物1860余噸,清殘垣斷壁2020余間,清理廣告牌590余個,整治“空心院”160余個。
彭橋鎮特殊的地形、地勢給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整治模式,隨著整治工作深入開展,該鎮發揮群眾的力量,聚集群眾的智慧,一個個衛生盲點、死角被消除,一處處堵點、難點被打通,干凈整潔的道路與生機盎然的綠植相互輝映,在春寒料峭的季節煥發出勃勃生機,打造美麗彭橋的目標正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