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烈日炎炎,機聲隆隆。6月7日上午,今日鄧州在位于小楊營鎮安眾村的鄧州榮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看到,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麥田里往來穿梭,收割小麥。
“我公司在小楊營鎮流轉土地10000余畝,用于種植小麥,目前已收割8000余畝。”該公司總經理劉飛告訴今日鄧州。
據了解,鄧州榮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鄧州榮冠酒業的子公司,該公司以前釀酒所用的原材料,主要從外地采購,酒質難以保障。
近兩年轉型涉農產業,就地流轉土地,做起了“訂單農業”。經過不斷探索發展,目前公司流轉土地種植小麥等農產品,品質優良,在滿足自用的同時,主要銷往貴州茅臺、四川五糧液等酒企,以及國內一些較大規模的糧食加工企業和糧食貿易商。
今日鄧州在剛剛收割完小麥的田里看到,一臺秸稈打捆機正在作業,打捆機所過之處,地上零碎的秸稈變成了一個個四方形的秸稈捆,農戶正往車上裝秸稈捆。這是小楊營鎮做好秸稈綜合利用的一幕。
在位于角門村的一家養牛場內,成捆的秸稈堆得像小山一樣。牛場負責人告訴今日鄧州,這兩年隨著我市養殖業的發展,作為牲畜主要飼料的秸稈,變得十分搶手,需要在小麥收割前預定,不然根本買不到。
“以前,村民大多傾向直接把秸稈打碎還田,近幾年來,我們通過秸稈打捆收集的辦法,把秸稈多渠道利用,不僅破解了秸稈處理難題,而且還為農戶增加了收入,實現了雙贏。”該鎮黨委副書記劉鄧南介紹。
今日鄧州在采訪中看到,小楊營鎮在鄉間道路沿線設置許多禁燒指揮部,各村利用大喇叭循環播放禁燒宣傳音頻,村干部在主要村干道流動播放音頻,在村內張貼宣傳標語,入戶發放宣傳單和講解禁燒的危害等,利用各種宣傳手段,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效果。
據了解,該鎮實行“鎮班子成員包片,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的責任制,把各項工作責任分解到村、組、戶,確保“不點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黑一處田”。
“我們以村指揮部為抓手,推動‘三夏’生產和秸稈禁燒工作,嚴格規定各項管理制度,村組干部和包村干部根據責任分工深入田間地頭全天候巡查,確保各村指揮部24小時都有專人蹲點,嚴防死守。”該鎮黨委書記丁如意介紹,目前該鎮小麥已收割完畢,已播種5萬余畝。
今日鄧州從市農業農村部門獲悉,截至6月9日下午6時,全市累計收割小麥218萬余畝,占小麥播種總面積的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