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丁麗麗 通訊員 黃進昌)近日,記者從南陽市總工會、南陽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獲悉,市農商銀行榮獲南陽市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十面紅旗單位”榮譽稱號。
“去年以來,市農商銀行著力加大產業扶貧、信貸扶貧、公益扶貧工作力度,切實履行扶貧開發社會責任,建立150萬元貧困助學基金,為貧困戶、貧困鄉村捐款、捐物120余萬元,發放扶貧貸款4.6億元,占我市扶貧貸款總額的85%,帶動貧困戶5783戶19731人脫貧,其中發放小額扶貧貸款855戶4261萬元,占我市小額扶貧貸款總額的99%。”該行黨委書記史德生說。
記者了解到,該行成立了市、鄉、村三級領導組織,組織全行45個基層網點客戶經理及基層支行行長、副行長180余人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調查、走訪活動,送去脫貧良方;成立由總行班子成員任隊長,44名中層干部為成員的扶貧幫扶工作隊,并選派一名中層干部任駐村第一書記,做好定點幫扶貧困村的幫扶工作。同時,該行多次組織人員到張樓、九龍、都司等鄉鎮調研考察,切實做到金融扶貧定位精準、目標精準、措施精準。
同時,該行多方籌集低成本的資金,增加可放貸資金量,降低貧困農戶和扶貧企業的貸款利率,降低貧困農戶和農業龍頭企業的貸款成本;單列信貸資源,專門備足小額信貸扶貧資金,對所有符合扶貧貸款條件的貧困戶、帶貧企業開設綠色通道,簡化辦貸流程,提高辦貸效率,及時送去信貸資金,讓其快速投入生產。
在此基礎上,該行積極學習借鑒省內先進的“盧氏金融扶貧模式”,加強與政府、企業、貧困戶的合作,按照“政府推動、銀行支持、產業帶動、財政貼息、農保參與”五位一體的原則,探索運用“政府+農商銀行+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建立“政府擔保、銀行讓利、企業(大戶)帶動、貧困戶受益”的聯動機制,加大對帶貧企業、合作社的間接信貸支持和對貧困戶的直接信貸投放,貧困戶通過企業分紅、到帶貧企業就業及自我發展生產的方式,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