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湍河街道,有這樣一位巾幗衛士,她以女性特有的柔韌與堅強,整治“砂霸”、發動群眾參與到護河隊伍中……她用點滴行動日復一日地守護著一河碧水,在人生調色板上書寫著她別樣的青春芳華。
“從2017年開始,我每周都要定時巡河,及時發現和處置河道的污染問題。”4月20日,湍河街道人大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河長制辦公室主任賈書娥對記者說。
“守河是我的工作職責”
湍河街道轄區內共有湍河、刁河、運糧河、小草河4條中小河流,總長30.8公里。自擔任河長以來,賈書娥一步一個腳印把30多公里的河道全部跑了一遍,每條河流有多長、流經哪幾個村、每段存在什么問題,她都如數家珍,牢記在心中,不分嚴寒酷暑、刮風下雨,堅持定期巡查河道。
“守河是我的工作職責。”賈書娥笑著說,工作上,她以“河流清潔百日行動”為抓手,針對每條河流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河一策”“一河一檔”,因河施策、因村施治,建立臺賬,集中治理沿河“亂堆亂放、亂倒亂棄、亂占亂建、亂圍亂堵”等問題,清理河面漂浮物,實現無垃圾、無雜物、無違建、無漂浮物的“四無”目標。至目前,該街道已累計清理河道24公里,清理岸邊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建筑垃圾等500立方,清理廢棄物150立方,清理河面漂浮物8400平方,出動人員200人次,機械設備30多臺次。
“我們每周日召開班子會,總結上周河道治理工作,安排部署下周‘河長制’重點工作?,F在我們堅持鄉村兩級河長定期巡河制度,鄉級河長每月巡河兩次,平時根據工作情況,不定期巡河。村級河長每周巡河一次。在巡河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處置。”賈書娥說。
“愛較真”的河長
同事們都說,賈書娥是一位“愛較真”的河長。在河道清理行動中,在排污口排查整治中,在違章建筑拆除中,在衛生死角清理中,在田間地頭垃圾撿拾中,她都親力親為,處處都有她的身影。
“河水清不清?河面有沒有漂浮物?河岸有沒有違章搭建?負責河道清理的保潔公司有無定期清理河面垃圾?搜集問題、日常監管,這些都是河長的職責。”賈書娥說。
在巡河過程中,她仔細認真查看河水清不清,有沒有人偷釣、河邊有沒有垃圾。巡河的路上,如若發現垃圾,不管是不是自己負責的河道,她都會及時安排清理。每周村級河長巡河,每月辦事處對17個居委會的河道進行督查,對每次巡河發現的問題,她都要求當天必須反饋到居委會,次日拿出整改方案立即整改,并且在一周之內再次實地復查。
“現在強調以民為本,光靠強硬作風是不行的,要讓老百姓打心眼里認同。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在這樣的民生工程中發揮作用,不能讓老百姓錯誤認為這只是政府的事。”賈書娥說。
為河流安裝“耳目”
“河邊有人倒建筑垃圾?好,我馬上來!”賈書娥經常接到這樣的電話,打電話的人是她為保護河道設置的“暗哨”,如今只要河上有個風吹草動,她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原來,在農村,鄉里鄉親之間都是熟人,不少人明明看到有人亂丟垃圾、電魚、排放污水,卻礙于情面不敢舉報。于是,她趁平時巡河的時間在沿河兩岸跟村民們聊天,動員他們當“暗哨”,為河流安裝“耳目”,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悄悄打電話告訴她,由她來處理。這樣,既不傷鄉親情面,又保護了河水干凈。
“女河長在宣傳上天生就有優勢,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柔克剛來解決問題,效果要比單純發傳單、講法律法規好得多。”賈書娥笑著說。
兩年多來,賈書娥同村組干部一起制止河道亂扔垃圾、亂排污水50余次,對電魚者進行教育30余人次,現在往河里亂倒垃圾的現象明顯減少。她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改變亂扔垃圾、亂排污水等陋習,共同參與到“河長制”工作中去,形成人人保護水環境的良好風尚。
“治水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而是功在春秋萬代的重頭戲。賈書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基層河長的擔當和責任,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參與河道管理保護的積極性,營造了全員參與和支持河道綜合整治的良好氛圍。”該街道辦事處主任劉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