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大主導產業
鄧州市圍繞紡織服裝和汽車及零部件兩大工業主導產業,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打造國內有影響、國際有市場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專用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基地。
1、紡織服裝產業
紡織服裝是鄧州的傳統優勢產業。堅持提質棉紡、擴大化紡、突破服裝,加快棉紡、面料、服裝等重點領域建設,突出產業的補鏈、延鏈。近年來,我市先后與河南中原工學院共建了服裝設計與品牌策劃中心,建立了中國網庫電子商務基地,培育了9大電商平臺,協助企業推行網銷模式;實施了三年五萬名服裝產業工人培訓計劃,組織紡織服裝產業工人職業技能競賽,使產業工人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健全完善了產業集聚區生活配套設施,開工建設服裝產業孵化園,今年7月份可交付使用6棟標準化廠房,加快了優質服裝項目落地速度;重點打造了穰東服裝集群,作為與石獅、義烏同步興起的大型服裝生產批發市場,穰東服裝市場面積已經達到31萬平方米,年銷售額在45億元以上。目前,鄧州共有紡織服裝企業18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9家,從業人員達到7.2萬人,年產棉紗17萬噸、坯布9000萬米、各類服裝7000萬件,年產值120億元以上,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0%,初步形成了紡紗、化纖、織布、服裝鞋帽加工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截至目前,新開工紡織服裝項目6個,固定資產總投資達到7億元以上,占新開工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的45%。其中圣艷紡織項目新上1000臺噴水織機,初步形成年產1億米化纖坯布的產能;圣新源二期配套設備到位,運動帽產能增加300萬頂,總產能達到2000萬頂;益廣內衣項目投產,新上300臺設備,目前10條生產線已全部開始生產,初步達到年產80萬件內衣生產能力;鵬宇紡織項目已完成廠房建設,正在裝修;蘇州賜金2000臺噴水織機項目已完成三棟廠房地基建設;國泰榮發外貿服裝加工項目,新上200臺設備,正在試生產。
2、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堅持“融入式發展,差異化競爭”的發展思路,積極推動汽車渦輪增壓器、星光轎車車鎖等零部件企業擴規上檔,同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專用汽車整車生產,大力推廣“互聯網+汽車后市場運行模式”,積極發展汽車租賃、汽車物流、汽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鄧州目前是中國汽車技術中心戰略合作伙伴,是南陽理工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的研發協作基地,是河南省汽車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單位,形成了以沃爾福渦輪增壓器、凱達新能源專用汽車、星光汽車中央集控鎖等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目前,全市共有各類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7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20家,從業人員萬余人,規上企業年產值65億元。其中,整車制造業以凱達汽車為龍頭,專用車擁有國五商用車7大系列28個資質和30個專用車產品公告,產品出口多個國家,年產重卡、新能源專用車5000輛,低速電動車5000輛,平板等各類掛車1000輛;零部件產業以沃爾福、星光等企業為龍頭,渦輪增壓器產能穩定在40萬套以上,星光車鎖全國市場占有率已達12%以上,年產轎車車鎖零配件4000萬件。隨著同捷新能源汽車、信眾汽車制動科技等一批重大整車及零部件項目的建設投產,以及新能源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部件項目的上馬,鄧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牢固。
截至目前,整車及零部件生產項目穩步推進。整車項目凱達二期新能源電動車項目啟動于2018年初,計劃投建焊接、沖壓、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形成年產2萬臺低速電動轎車生產能力,該項目目前鑄造、涂裝、總裝三個車間已建成投產運行,沖壓車間設備正在安裝,2018年已經實現生產低速電動車5000輛;同捷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按照時間節點,正在有序進行建設,目前物流庫已竣工,綜合廠房正在安裝面板,有望在今年實現部分投產。汽車零部件項目星光產業園科研生產區調遷一期項目,目前首批103#、107#土建已完工,第二批7棟廠房進行主體施工,預計今年可以投產使用;信眾汽車制動研發生產基地,目前剎車片生產車間已建成,一條剎車片生產線已經調試完畢,2018年7月已經投產運行,第二條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研發樓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二次施工,剎車盤生產車間和剎車盤原輔料及成品倉已經建成,正在處理車間地面,餐廳樓已經裝修完畢。中和興科精密配件、三海自動化機器人、康明斯汽車零部件、君達新能源鋰電池、康碩智能制造等項目相繼落戶產業孵化園,并快速實現投產運行。2018年10月,深圳桃源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車用微型壓縮機生產項目簽約并快速落戶孵化園。這些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進行精準招商項目的成功落地,開工投產,配合原有的零部件產業企業,已經開始初步體現產業集聚、建鏈延鏈補鏈的效果,對于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二)交通物流產業
鄧州交通便利,距襄陽、老河口、南陽三個機場均在60公里以內,可直達全國各地。二廣高速、內鄧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焦枝鐵路、規劃建設的鄭萬客運專線、蒙華貨運專線過境并設站。207國道環城而過,形成鄧州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作為區域物流節點城市,位于鄭州航空港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河南自貿區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鄭歐專列豫陜地區物流通道的交匯處,處于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這三大城市群中心地帶,也是中原經濟區和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兩大經濟區域的疊合地區,能夠接收到諸多城市的輻射作用,具有強大的經濟發展空間與物流需求潛力。
近年來,鄧州市依托鄧州西站打造物流新城,建設蒙華鐵路公鐵聯運的中間物流集散節點,將逐步建成為環丹江口庫區重要物流中心之一、豫西南重要物流中心之一。目前,已建成和投產了一批以現代物流產業園(鐵路物流基地、鄧州萬里物流園、鐵路物流基地二期)、鄧州市冷鏈物流園、鄧州市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等為骨干和龍頭的重點物流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貫通鄧州市域的物流業集聚發展產業帶,打造現代物流業為戰略支柱產業,服務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區域性的生產生活物流,建設成為丹江口庫區的綠色節點城市和綠色物流樞紐。
(三)三權分置
2016年8月以來,鄧州市創新方式方法,通過“流轉—整理—再流轉”途徑,探索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新模式,實現國有土地公司、村集體組織、農民、承包主體四方共贏。統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打破村組界限,統籌配套溝、路、渠等農業基礎設施,把流轉土地由7至8級全部提升到6級,達到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水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標準。為適應現代農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 成立了農機合作社、勞務服務公司、植保公司、保潔公司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提升了農業集約化現代化水平。2018年以來,鄧州又集中流轉土地面積50萬畝,已進入對外公開招商程序,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包經營,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我市將從金融、科技、人才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創造寬松的投資環境!
(一)兩大主導產業
鄧州市圍繞紡織服裝和汽車及零部件兩大工業主導產業,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打造國內有影響、國際有市場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專用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基地。
1、紡織服裝產業
紡織服裝是鄧州的傳統優勢產業。堅持提質棉紡、擴大化紡、突破服裝,加快棉紡、面料、服裝等重點領域建設,突出產業的補鏈、延鏈。近年來,我市先后與河南中原工學院共建了服裝設計與品牌策劃中心,建立了中國網庫電子商務基地,培育了9大電商平臺,協助企業推行網銷模式;實施了三年五萬名服裝產業工人培訓計劃,組織紡織服裝產業工人職業技能競賽,使產業工人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健全完善了產業集聚區生活配套設施,開工建設服裝產業孵化園,今年7月份可交付使用6棟標準化廠房,加快了優質服裝項目落地速度;重點打造了穰東服裝集群,作為與石獅、義烏同步興起的大型服裝生產批發市場,穰東服裝市場面積已經達到31萬平方米,年銷售額在45億元以上。目前,鄧州共有紡織服裝企業18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9家,從業人員達到7.2萬人,年產棉紗17萬噸、坯布9000萬米、各類服裝7000萬件,年產值120億元以上,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0%,初步形成了紡紗、化纖、織布、服裝鞋帽加工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截至目前,新開工紡織服裝項目6個,固定資產總投資達到7億元以上,占新開工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的45%。其中圣艷紡織項目新上1000臺噴水織機,初步形成年產1億米化纖坯布的產能;圣新源二期配套設備到位,運動帽產能增加300萬頂,總產能達到2000萬頂;益廣內衣項目投產,新上300臺設備,目前10條生產線已全部開始生產,初步達到年產80萬件內衣生產能力;鵬宇紡織項目已完成廠房建設,正在裝修;蘇州賜金2000臺噴水織機項目已完成三棟廠房地基建設;國泰榮發外貿服裝加工項目,新上200臺設備,正在試生產。
2、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堅持“融入式發展,差異化競爭”的發展思路,積極推動汽車渦輪增壓器、星光轎車車鎖等零部件企業擴規上檔,同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專用汽車整車生產,大力推廣“互聯網+汽車后市場運行模式”,積極發展汽車租賃、汽車物流、汽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鄧州目前是中國汽車技術中心戰略合作伙伴,是南陽理工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的研發協作基地,是河南省汽車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單位,形成了以沃爾福渦輪增壓器、凱達新能源專用汽車、星光汽車中央集控鎖等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目前,全市共有各類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7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20家,從業人員萬余人,規上企業年產值65億元。其中,整車制造業以凱達汽車為龍頭,專用車擁有國五商用車7大系列28個資質和30個專用車產品公告,產品出口多個國家,年產重卡、新能源專用車5000輛,低速電動車5000輛,平板等各類掛車1000輛;零部件產業以沃爾福、星光等企業為龍頭,渦輪增壓器產能穩定在40萬套以上,星光車鎖全國市場占有率已達12%以上,年產轎車車鎖零配件4000萬件。隨著同捷新能源汽車、信眾汽車制動科技等一批重大整車及零部件項目的建設投產,以及新能源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部件項目的上馬,鄧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牢固。
截至目前,整車及零部件生產項目穩步推進。整車項目凱達二期新能源電動車項目啟動于2018年初,計劃投建焊接、沖壓、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形成年產2萬臺低速電動轎車生產能力,該項目目前鑄造、涂裝、總裝三個車間已建成投產運行,沖壓車間設備正在安裝,2018年已經實現生產低速電動車5000輛;同捷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按照時間節點,正在有序進行建設,目前物流庫已竣工,綜合廠房正在安裝面板,有望在今年實現部分投產。汽車零部件項目星光產業園科研生產區調遷一期項目,目前首批103#、107#土建已完工,第二批7棟廠房進行主體施工,預計今年可以投產使用;信眾汽車制動研發生產基地,目前剎車片生產車間已建成,一條剎車片生產線已經調試完畢,2018年7月已經投產運行,第二條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研發樓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二次施工,剎車盤生產車間和剎車盤原輔料及成品倉已經建成,正在處理車間地面,餐廳樓已經裝修完畢。中和興科精密配件、三海自動化機器人、康明斯汽車零部件、君達新能源鋰電池、康碩智能制造等項目相繼落戶產業孵化園,并快速實現投產運行。2018年10月,深圳桃源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車用微型壓縮機生產項目簽約并快速落戶孵化園。這些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進行精準招商項目的成功落地,開工投產,配合原有的零部件產業企業,已經開始初步體現產業集聚、建鏈延鏈補鏈的效果,對于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二)交通物流產業
鄧州交通便利,距襄陽、老河口、南陽三個機場均在60公里以內,可直達全國各地。二廣高速、內鄧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焦枝鐵路、規劃建設的鄭萬客運專線、蒙華貨運專線過境并設站。207國道環城而過,形成鄧州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作為區域物流節點城市,位于鄭州航空港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河南自貿區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鄭歐專列豫陜地區物流通道的交匯處,處于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這三大城市群中心地帶,也是中原經濟區和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兩大經濟區域的疊合地區,能夠接收到諸多城市的輻射作用,具有強大的經濟發展空間與物流需求潛力。
近年來,鄧州市依托鄧州西站打造物流新城,建設蒙華鐵路公鐵聯運的中間物流集散節點,將逐步建成為環丹江口庫區重要物流中心之一、豫西南重要物流中心之一。目前,已建成和投產了一批以現代物流產業園(鐵路物流基地、鄧州萬里物流園、鐵路物流基地二期)、鄧州市冷鏈物流園、鄧州市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等為骨干和龍頭的重點物流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貫通鄧州市域的物流業集聚發展產業帶,打造現代物流業為戰略支柱產業,服務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區域性的生產生活物流,建設成為丹江口庫區的綠色節點城市和綠色物流樞紐。
(三)三權分置
2016年8月以來,鄧州市創新方式方法,通過“流轉—整理—再流轉”途徑,探索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新模式,實現國有土地公司、村集體組織、農民、承包主體四方共贏。統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打破村組界限,統籌配套溝、路、渠等農業基礎設施,把流轉土地由7至8級全部提升到6級,達到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水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標準。為適應現代農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 成立了農機合作社、勞務服務公司、植保公司、保潔公司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提升了農業集約化現代化水平。2018年以來,鄧州又集中流轉土地面積50萬畝,已進入對外公開招商程序,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包經營,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我市將從金融、科技、人才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創造寬松的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