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張洋 通訊員 孫紅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時刻,省衛健委要求中醫診療要盡早、及時、全程參與,提出建立中西醫協同優勢互補的防控機制,從而最大度的提高總體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療機構,市中心醫院立即響應,成立了由副院長王杰方、王守振、中醫科馬堅韌、李秀年等4位專家組成的中醫專家組,以及以副院長王杰方為組長的中醫治療組,研究制定中醫治療方案,并選派中醫師深入隔離病區一線,全程參與抗擊疫情,積極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八綱,因人制宜,需要與病人面對面有直接的交流才能獲得最準確最真實的材料。為了掌握第一手的真實材料,該院青年中醫師紛紛請戰要求進駐傳染病房。
“同病異治,同一種病因癥狀不同,所采用的的治療方法也不同,中醫必須到前線去,深入感染病房,去觀察病人,望聞問切,了解病情,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辨證論治。”共產黨員陳帥作為第一梯隊人員率先參與一線救治任務。
在感染病房,陳帥與病人零距離接觸,通過問診、切脈等,對病人的睡眠、飲食、大小便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根據陳帥采集的病人資料,信息員主治中醫師安兆全將每一個病人的資料匯總整理后交給專家組,由專家組根據病人不同體質、不同病情和病情的變化認真分析辯證,運用經方和時方相結合,為病人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記者了解到,患者劉某某是我市首例確診的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入院時精神萎靡不振,肺部癥狀明顯,經河南省專家組會診后認定為重癥患者。根據該院中醫師采集并整理的資料,中醫專家組診斷為氣陰兩虛,并為她制定治療方案。第一階段通過辯證治療,使用西洋參、黃芪等中藥后,配合西醫診療,病人病癥由重減輕,轉為普通型病人。根據病人用藥后的病情變化再進行第二階段恢復期治療,通過中醫療法對病人進行健脾補肺,在中西醫協同治療下,劉某某最終戰勝病魔,經過省轉家組評估,劉某某于2月10日痊愈出院。
為了進一步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同時方便患者服用,醫院醫保辦積極與市醫保局溝通,將中藥顆粒納入了醫保報銷范圍。目前,在傳染病區內每一個病人從確診開始中醫都有全程參與,與西醫協同治療。我院中醫治療團隊還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全程中醫調理跟進,患者出院時,中醫師還貼心囑咐其回家后注意清淡飲食,多吃蘿卜、山藥等利濕健脾的食物,以避免復發及后遺癥。
截至目前,在中西醫協同治療下,該院已有5名確診病人痊愈出院,同時,該院中醫治療團隊還研制了預防新冠肺炎的湯劑,統一袋裝后發放到臨床一線,為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醫的因人制宜,辯證施治對于改善患者癥狀、指標、減少并發癥起到了較明顯的作用,特別在減輕激素用量,控制病情發展,減少西藥的副作用上為重癥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治療選擇。”該院副院長王杰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