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近日,今日鄧州就“十三五”期間我市醫療保障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十四五”時期的重點規劃,采訪了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艷霞。
“作為‘十三五’期間成立的新單位,我局從治理體系上實現了醫保事業的集中歸口管理,排除了諸多體制性障礙,醫保系統管理體制、工作機制逐步形成。”馬艷霞介紹,2019年3月份新成立的醫保局,整合了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原來負責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職責,市民政局原來負責的醫療救助職責。
馬艷霞介紹,我市已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和政康保五種醫保制度,為全市群眾建立起了牢固的醫保屏障。門診慢性病被納入報銷范圍,實行全員門診慢病鑒定、建檔報銷制度,報銷比例達到70%以上;更多救命救急藥品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使參保人員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基金監管方面。通過日常監督、例行稽查、飛行檢查等方式,查處了一批違規違法案件,對欺詐騙保違法行為形成強大震懾,初步營造出“不敢騙、不能騙、不想騙”的氛圍。
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市醫保局積極與扶貧、衛健、民政等部門銜接,確保全市農村低收入人口應保盡保。同時,通過政策傾斜、拓寬就醫渠道等形式,不斷夯實待遇保障,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作出了應有貢獻。
馬艷霞說,“十三五”期間,該局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扎實推進醫保扶貧行業的政策落實,提高貧困群眾就診報銷比例、重癥精神病貧困群眾保障水平、貧困群眾門診慢性病待遇,實施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醫保救助工程五次報銷“一站式服務、一單式結算”,實現醫保救助政策整合,進一步提高了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
“市醫保局已堅定不移地走過了兩年多,醫療保障作為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在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馬艷霞說。
就如何實現“十四五”時期的重點規劃,馬艷霞給出了鏗鏘有力的答案: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市醫保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醫療保障系統治理能力,持續鞏固和擴大醫療保障惠民服務成果,進一步推進醫療保障服務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樹立醫保系統“忠誠、擔當、為民”的良好形象。
該局將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首先,要深化系統行風建設,加快轉變工作方式,深入貫徹執行“13710”工作制度,想辦法為群眾快辦事、辦成事。
其次,加快實施基本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強化風險分擔、激勵約束、質量評價,激發定點醫療機構主動提高服務質量、控制醫療成本的內生動力,實現基金使用效能最大化。
再次,推進藥品帶量采購常態化。嚴格落實帶量采購政策,通過降低藥品和耗材集中采購價格,減輕廣大患者的用藥負擔。
最后,要加強醫?;鸨O督管理。聚焦治理重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活動,做到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持續鞏固監管高壓態勢,不斷規范使用醫?;鹦袨?,守護好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認真聽取涉及醫保領域的群眾心聲,了解群眾需求,回應群眾期盼,把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作為醫保部門的頭等大事要事來抓,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普通百姓,為全市人民美好生活、社會和諧發展貢獻醫保力量。”馬艷霞表示,作為醫保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一定會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保障政策,滿足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讓廣大群眾有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