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 “十四五”規劃建設的關鍵之年,市人社局在實現“兩個確保”、服務“十大戰略”上,在服務全市發展上,如何找準結合點、著力點和出彩點?在“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如何展現新作為、樹立新形象、創造新業績?近日,今日鄧州就此采訪了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小莉。
劉小莉表示,作為社會關注度極高的民生部門,市人社局以“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按照市委“一抓三突破”工作部署,始終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落腳點,圍繞人社中心任務,穩就業、強保障、護民“薪”,堅守民生情懷,增進民生福祉,推動全市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更加合理、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確保今年城鎮新增就業9500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全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5萬人次以上,新增“持證”人員2.5萬名以上,不斷增加群眾技能性收入。完善創業培訓、貸款、孵化、服務 “四位一體”扶持體系,加大創業支持力度,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500萬元以上,支持更多市場主體發展。拓展人社幫扶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穩定脫貧勞動力就業。
二是完善更加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做到全市參保群眾“應保盡保、應享盡享”。落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和失業保險援企穩崗等惠民政策至政策期滿,紓解企業經營困難,實現困難參保職工兜底保障。
三是切實做好人事人才工作。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實施緊缺人才培養計劃,重點引進一批高學歷年輕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我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做好人才的開發、引進、考錄以及人事代理和大中專畢業生服務工作;認真落實全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我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職級并行工作順利開展。
四是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從源頭抓預防,持續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勞動領域法律政策宣傳,建立勞資雙方依法守法的勞動秩序。全程抓監管,堅持勞動保障日常巡查、舉報專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持續加大監察執法力度,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加強勞動爭議案件調處,力爭勞動人事爭議案件達到結案率90%、調解率60%。綜合抓清欠,全力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易發欠薪的行業為重點,重點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冬季專項行動和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行動等專項執法檢查行動,排查化解欠薪隱患,集中核查化解欠薪問題,做到欠薪案件“雙清零”。
五是提升人社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窗口作風建設,優化人社公共服務,深入實施人社服務快辦行動,發揚“金牌店小二”精神和敢于斗爭的精神,提升人社公共服務效能,努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改進服務措施,全面規范窗口工作程序。通過實施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明確范圍、權限、程序和責任,調整服務流程,簡化辦事程序,縮減辦事時間,確保了窗口服務的規范、公正透明和廉潔高效。
“市人社局將繼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推進人社各項業務工作,為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積極貢獻人社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劉小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