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信追憶父輩參與解放海南戰役

2021-10-29 16:49:05 作者: 來源:海南日報
分享到:

在解放海南的戰斗歷程中,渡海先鋒營的名字如雷貫耳。1950年3月,渡海先鋒營先遣渡海登陸成功,撕破了敵軍的“伯陵防線”,吹響了解放海南島的沖鋒號。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輾轉聯系到渡海先鋒營營長孫有禮的女兒孫遠征,聽她講述渡海先鋒營的戰斗事跡,聽她訴說父親對渡海先鋒營以及海南島那份難以忘懷的革命情誼。

“今年是海南解放70周年,在這特殊的年份里,我和妹妹孫惠敏前些日子特意從山東青島向海南寄了一封信,希望借由這封信回望70年前的春天,向當年為解放海南島流血犧牲的烈士們、戰爭烽火中浴血奮戰的父輩們,致以深切崇高的敬意。”孫遠征說。

這封跨越2000多公里的信件,講述著70年前海南解放那段榮光、沉甸甸的歷史。

“旱虎”變蛟龍 誓死飛渡瓊州海峽

1950年2月,為解放海南島,中國人民解放軍43軍128師383團一營接到先遣潛渡的任務,計劃率先跨越瓊州海峽,與瓊崖縱隊主力會合,增強島上的作戰能力。

“當時我父親孫有禮就是一營營長,他說接到這一任務后,全營指戰員欣喜若狂。”孫遠征說,當時瓊州海峽頭頂有敵機、海上有敵艦,沿海也有敵人重兵把守,父親和教導員王恩榮望著遼闊的大海商量戰術,他們暗下決心,要進一步加強海上練兵,盡快掌握海上作戰和航海技術。

可這支部隊幾乎都是魯中人,沒什么人懂得“海戰”。不懂,那就練!孫有禮在世時,常常向孫遠征、孫惠敏兩姐妹講述那段艱苦的訓練歲月。

營級干部身先士卒,戰士們情緒高漲。在當地船工的幫助下,大伙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海上練兵的實戰中,先晝后夜,先近后遠,先淺海后深海,先單船后多船。在無數次的練習中,大伙逐漸掌握撐竹篙、劃槳搖櫓、拋錨起錨、拉蓬揚帆、撐船舵、看風識浪等航海技術。

“為了學游泳學浮漂,每個人都練得頭暈眼花、天旋地轉,許多人嘔吐不止。”孫遠征常聽父親講,練兵場上陣陣口號聲、宣誓聲震天響,為了練習海上登陸搶占灘頭,戰士們全然不顧海底扎腳的硬石貝殼,紛紛立下豪言壯語:哪怕只有一塊木板也要打過海去!

歷經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全營指戰員基本適應了海上生活,掌握了海上作戰的特點,“旱虎”搖身一變成了海上蛟龍。

1950年3月10日,一營全營官兵及團直屬步炮連、警衛連、偵通連1000多人,在團長徐芳春、政治處主任劉慶祥的率領下,乘上21艘戰船,配有步槍、輕重機槍、60迫擊炮等武器,肩負特殊的歷史使命,整裝待發。

起渡后陰云密布,狂風巨浪呼嘯而來,船隊在大海中冒著狂風暴雨前進。一時間,船好像就要被海浪和漩渦淹沒,船與船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遠,相互聯系非常困難,夜間的引船燈忽明忽滅,一度形成各船各自為戰的局面。

“當時還有船被海浪打掉了板子,海水灌進來,戰士們只好用棉被堵漏洞,用瓢、盆、茶缸向外舀水,與風浪海水展開搏斗。”孫遠征說,父親告訴他們,在這樣大的風浪中航行,九成戰士都在嘔吐,即便如此,仍阻擋不住隊伍向前行進。

經過了20多個小時的頑強拼搏,3月11日上午,全營在海南島赤水港至銅鼓嶺一帶成功登陸,也很快與瓊崖縱隊獨立團會師,在潭門村戰斗擊潰敵軍兩個團,殲滅敵人一個營,為解放海南島立下了頭功,后榮獲“渡海先鋒營”的光榮稱號。

敵人越硬 先鋒營打得越起勁

渡海先鋒營從登陸開始到海南解放連續作戰50多天,在海南一路追擊圍堵殲滅敵人數千人,重創三個營。全體指戰員在團長徐芳春的率領下,在營長孫有禮和指導員王恩榮的指揮下,英勇頑強戰斗,直到把五星紅旗插到了海南島的最南邊。

“這支隊伍的戰斗風格是,敵人越硬打得越起勁。”孫遠征說,聽父親講,打到眼紅時,他把軍帽一脫揣到衣褲里,不顧一切往前沖。久而久之,父親的這一習慣動作也成了無聲的命令,只要他把帽子一脫,準有戰士跟著喊:“營長脫帽子了,沖呀!”

在島上作戰,條件很艱苦。“當時戰士們就在森林里宿營,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吃飯睡覺都要抱著槍,隨時準備戰斗。”孫遠征說,父親告訴她們,被馬蜂蟄、被蚊蟲咬、被樹枝劃破手腳,那是常態,即便是鞋子爛了,腳磨破了,大家也全然不顧,繼續在荊棘中行走,“我父親和戰士們一樣,都在克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艱苦,堅持同敵人戰斗,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民軍隊保家衛國、吃苦耐勞的英雄本色。”

“每當回憶這一段往事,父親雙眼總含著淚水。”孫遠征說,在父親一遍遍的講述中,他們都能感受到戰爭的艱苦殘酷,但戰士們都有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信仰,為了勞苦大眾,為了全中國的解放,無數戰士倒在了敵人的槍炮中,為解放海南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為了解放海南島,有多少海南人民送衣送糧?有多少船工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送大軍過海?又有多少戰士不怕流血、不怕犧牲,頑強勇敢一往無前!”孫遠征回憶說,在父親的講述中,他們這些后輩也將永遠銘記70年前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永遠銘記為戰爭犧牲的英烈。

渡海先鋒營 是父親出生入死的老營

“我父親戎馬一生,16歲就參加了革命,參加戰斗40余次,打了許多硬仗和惡仗。”孫遠征說,在山東渤海區一次圍殲日寇據點時,父親被日寇擊中左眼,他忍住劇痛,捂住血淋淋的眼窩繼續參加戰斗,全排的士氣和斗志也因此受到了鼓舞,大家一鼓作氣,最終鏟除了日寇據點。“一個打仗不要命的英雄”很快在當地成了父親的代名詞。

錚錚鐵骨當有柔情。“解放海南島、渡海先鋒營,是父親心中最難以割舍的情感。”孫遠征說,父親這樣一個硬漢,每每提及海南,總是很激動,總有千言萬語想要訴說。

海南解放后,孫有禮隨渡海先鋒營留在海南,參與海南國防建設,直到1964年才離島。20年前,海南舉辦解放海南島50周年紀念活動,受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海南省軍區特邀,孫有禮再次回到闊別已久的海南。

那一年,英雄們從祖國四面八方回到他們曾戰斗過的地方,與多年未見的老戰友舉杯同慶,一同追憶那些崢嶸歲月、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戰斗場景,一同悼念為解放海南島犧牲的英烈們。

“看到國泰民安,看到海南島在快速發展,看到海南人民的幸福生活,我父親感慨萬千。”孫遠征說,父親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能在有生之年重回海南島,見到那些老戰友,我已心滿意足了”,而那段幸福的回憶也伴他度過余生。

2005年,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孫遠征、孫惠敏姐妹倆陪同父親回到了128師,回到了他思念的渡海先鋒營。“看著渡海先鋒營的戰旗,他滿含熱淚,雙手撫摸那面旗幟,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下來。”孫遠征說,這面光榮旗幟來之不易,是許多渡海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對父親來說,渡海先鋒營是他出生入死的老營,承載了他太多太多的情感和牽掛,有此生不敢忘懷的革命事業,有無畏生死的信念,有生死之交的戰友。

“雖然父親已于2009年離世,但我們相信,他帶領渡海先鋒營為解放海南付出的無畏犧牲,為建設海南付出的辛勤汗水,那無數閃光的時刻,將永遠留存。”孫遠征說。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