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天等訊 (記者/管林華 通訊員/梁人懿)“我平日行動不便,看病很困難,非常感謝志愿者上門來給我做健康檢查,感覺很暖心。”11月13日,天等縣龍巖小區居民農利花說。當天,天等縣組織團縣委、縣人民醫院、檢察院等單位干部放棄周末休息時間,來到該小區開展“青春結伴·陽光助殘”為民辦實事志愿服務活動,無償為社區群眾進行疾病預防宣傳、免費義診及法律知識講解。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天等縣抓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群眾身邊事、心上事開展調研,通過實抓項目規劃、細抓公益惠民,讓群眾的煩心事頻頻變成“暖心事”。
實抓項目落實,打牢鄉村振興地基。該縣深入摸排調查,細致規劃發展項目,打好鄉村振興地基。把荷鄉大力修繕機耕路、灌溉水利渠道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生產道路4條、水利渠道9條,受益群眾1032戶4567人,切實解決當地農業生產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利民項目34個。
細抓公益惠民,播撒愛心種子。該縣組織各單位入校園、入社區、入基層,切實辦好讓人民群眾普遍受益、直接受益,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得實惠的實事。團縣委面向困難家庭子女開辦“團團七彩公益課堂”,為困難學子提供手工制作、書法繪畫、體育運動等免費輔導;天等鎮在龍巖小區開發社區安全巡視員、車間安全管理員等17個崗位,選派社區64名無職困難黨員進入18個扶貧車間、9個功能室;創新推行“4小時服務”機制,組織社區黨員干部白天坐班、夜晚巡街,輪流在夜晚值班,有效解決停水停電問題76次;縣婦聯組織開展婦女“兩癌”防治知識進村屯活動10場,免費篩查3000多人次。
此外,該縣加大面向農村群眾的技能培訓、便民服務、安全知識宣講活動,豐富群眾生活妙招,增強群眾勞動技能,提高群眾安全意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務群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