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走流程,走一遍才知道堵點在哪
“你好,我現在正在找工作,想先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辦理職工養老保險。”11月3日上午9點半,大學畢業生錢星星來到宣城市政務服務中心,在人社綜合服務窗口提出申請。
“你好,我們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打包服務’非常適合你,包括職業介紹、參保登記、社??ㄞk理等。請先填表。”在一旁指導錢星星辦理業務的工作人員,正是宣城市人社局局長吳明。今年5月以來,我省根據人社部統一部署,在全省人社系統推出“廳局長走流程”活動,要求各級人社部門負責同志全員參與,體驗人社服務辦事難點,解決堵點。
錢星星填好表格后,點開面前的電腦屏幕,登錄安徽就業招聘網。她所學的專業是英語,想搜索與專業相關的招聘信息。10分鐘左右,窗口工作人員將錢星星勾選的就業創業證辦理、參保登記等幾項業務全部辦理完畢。錢星星現場領到了申辦的第三代社??ǎ?ldquo;沒想到辦得這么快!”錢星星有些驚喜。
而吳明的關注點則落在了招聘信息上:“企業招聘信息是按照崗位設置的,這里只有翻譯崗位與求職者是匹配的。對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企業眾多的崗位設置與所學專業是否對口,選擇起來還是比較困難。10來分鐘,錢星星還沒搜索到合適的招聘崗位。‘職業介紹’這項服務還要加大力度,我們要繼續豐富完善招聘信息庫和崗位設置要求,為各專業的畢業生提供更多對口崗位、更精準的服務。”
宣城市人社局是人社部確定的首批“人社服務快辦行動”聯系點之一,宣城市是我省人社服務“快辦”最早啟動的地級市。去年,宣城市人社局將原來分散的36個人社服務窗口整合為9個綜合窗口,全面實行綜合柜員制和“一窗通辦”,實現15個企業群眾眼里的“一件事”打包辦理,涉及163個人社服務事項,30個高頻服務事項平均提速73%,均高于人社部確定的目標任務。“政策制定時,我們做了各方面考慮,綜合窗口人員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強化培訓,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會存在問題。只有從辦事群眾角度出發,走一遍流程,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整改優化。”吳明說。
在線上辦理業務區,宣城天利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吳小培正在辦理新員工參保業務。“目前,全市95%左右的企業員工參保增減業務,都已通過線上辦理。下次,你直接在自己的電腦、手機上登錄宣城市智慧人社辦事大廳,就能辦理了。”吳明提醒道。隨后,他又記下了一條感受:“智慧人社平臺搭起來了,還要進行常態化的宣傳,繼續擴大知曉度。”
宣城市“走流程”只是一個縮影。截至10月底,省人社廳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領導班子成員全員參與,累計開展“走流程”13次,發現問題14個,提出整改意見14條;全省各市、縣人社局長累計“走流程”186次,發現問題172個,聽取群眾意見132條,提出整改意見135條。通過走流程,我省人社部門將持續推動人社快辦由“關聯包”向“集成包”轉變,由“加速度”向“精細度”轉變;由“簡便辦”向“智能辦”轉變,著力構建流程優化、服務智能、便民高效的人社服務格局。
社銀一體化,銀行網點開辦社保業務
11月2日中午,剛剛入職銅陵學院的劉女士,來到銅陵市建行長江路支行辦理第三代社???,“帶著身份證,兩三分鐘就能辦好,立等可取”。
今年7月底,銅陵市社保中心首批與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4家銀行機構簽約,確定了10個服務網點,覆蓋市中心和偏遠鄉鎮,開設“社保·銀行一體化服務窗口”,把社保窗口搬進銀行,借助銀行網點為參保單位和人員辦理參保登記、社??ㄗN、參保證明和待遇查詢打印等4大類、20項高頻率社保業務。
“推進‘社銀一體化’,是形勢倒逼改革的結果。”銅陵市社保中心主任曹仕平說,企業和個人辦事都集中到社保大廳,往往造成大廳人流量大,一方面經辦力量不足,另一方面群眾對優質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必須推動改革。“社銀一體化”窗口,充分利用了銀行網點布局廣、設施全、服務規范等優勢,把社保經辦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
銅陵市建行長江路支行客戶經理夏璐告訴記者,第三代社??ň哂猩绫9δ芎徒鹑诠δ?,“社銀一體化”之后,在銀行可以一站式激活兩項功能,辦事人不用“兩邊跑”?,F在,每天約有100人來辦理第三代社???。
在中國農業銀行銅陵分行營業部,吳先生正在“社保·銀行一體化服務窗口”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業務。
“10分鐘之內就辦好了,特別方便。”吳先生說,“過去辦參保不僅要跑一趟社保中心,還得過來銀行辦代扣代繳協議?,F在可以在這一次性辦好。”據營業部負責人左艷介紹,目前營業部每天約辦理10筆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業務。
給吳先生辦理業務的,是營業部大堂經理湯立龍。“今年9月底,我省印發通知,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戶籍限制。隨后,不少人都來詢問這項業務,也有外市戶籍人員來辦理。”湯立龍告訴記者,“為了持續更新自己的‘社保知識庫’,我除了接受業務培訓,還添加了社保經辦人員的微信,經常與他們溝通、向他們學習,盡可能為群眾辦理業務提供便利。”
據統計,從7月開通至今,銅陵市10個社銀一體化服務窗口已經辦社保事項326筆,參保人員在銀行自助查詢打印社保信息756人次。“近期實踐表明,社銀一體化窗口的設立方便了群眾辦事,目前大部分業務是辦事手續比較簡單的高頻事項,部分手續相對復雜一點的企業辦事業務還未能實現在社銀窗口順暢辦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將盡快豐富完善社銀一體化窗口的業務功能,特別是企業辦理事項,實現與社保大廳窗口業務功能同步。”曹仕平說。下一步,銅陵市社保中心將聯合相關銀行進一步推進“社銀一體化”延伸工作,加強銀行網點相關工作人員社保政策培訓和信息系統培訓,提升經辦服務能力;在企業聚集的園區增設網點、增加授權事項,推動形成“覆蓋更廣、距離更近、事項更多、經辦更便捷”的社保“就近辦”服務。
檔案數字化,檔案查詢實現海量“秒查”
11月4日上午,蚌埠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人頭攢動。在檔案綜合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正在為耿大爺查詢、打印職工退休審批表等檔案材料。僅僅幾分鐘時間,耿大爺就辦好了業務。“辦理速度比我預想的快得多,還查到了多年前的經歷,真沒想到。”72歲的耿大爺感慨地說。
檔案查詢提速,背后是“檔案數字化”的支撐。2020年4月,蚌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檔案管理中心成立。該中心引進專業公司,通過對檔案的紙質整理、條碼編制、電子掃描、數據上傳等步驟,全面實現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一鍵查詢、打印、下載等功能。“截至目前,我們已完成48.11萬卷人事檔案的數字化處理工作,形成人事檔案電子圖片2062萬張。”蚌埠市人社局副局長劉潤北介紹說。
檔案數字化應用場景廣泛。走進蚌埠市人社局養老保險科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七八十平方米房間干凈整潔。“過去辦理退休申請時,單位或人社部門代理機構都來提交紙質檔案,屋子里到處都堆滿各種檔案,我們面前還站滿人。”蚌埠市人社局養老保險科工作人員蔣文生告訴記者,實現檔案數字化之后,退休申請由改為線上申報,工作人員不再翻閱大量紙質檔案,改為查閱電子檔案,“無接觸”辦理退休審批,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自2020年正式啟動網上申報以來,該市累計申請審核10213人次,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蚌埠市人社系統管理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約48.5萬卷。由于檔案多點存放,業務辦理與檔案存放地點的分離,造成檔案調閱周期過長,形成群眾辦事的‘堵點’與‘痛點’。我們在全省人社系統中率先創新實施檔案數字化建設,讓檔案從裝起來到‘活起來’,讓檔案查詢從海量查到‘秒查’,人社檔案服務不斷提質增效。”劉潤北說。
“來看看我們檔案數字化‘車間’!”蚌埠市人社檔案管理中心主任肖暢招呼道。所謂的“車間”,就是檔案數字化中心。寬敞的大廳分為檔案整理區、檔案掃描區、信息著錄區等區域,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大部分人正對著電腦忙碌。“目前,我們原保存的檔案數字化已全部完成?,F在主要在采集新增的全市大學生檔案數據,并進行進一步分析,今后可以在智慧就業方面進行應用,方便我們向求職者精準推送就業信息等。”肖暢告訴記者。據介紹,實現檔案數字化之后,蚌埠市人社局還對退休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的紙質檔案進行真空包裝,不僅防潮、防蛀,還節省了三分之二的存儲空間。
人社部門的使命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自2019年人社部行風建設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我省人社系統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深入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便民化。省本級全力推進為企業招用員工等6個“一件事”打包辦,40個事項提速辦,32個事項“秒辦”,人社服務提檔升級,群眾滿意度也進一步提升。“接下來,全省人社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做到目光所致看到問題、耳聽范圍想到問題、所思所想直面問題、所作所為解決問題,辦好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著力打造安徽人社服務品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徐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