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眾謀福祉 靶向發力求實效 ——遼寧省丹東市扎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2021-11-17 16:00:47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年初以來,在“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中,丹東市大力組織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實際解難題、辦實事、促振興,取得了積極成效。

目前,全市共確立實事52664件,辦結45737件,辦結率86.8%。市級層面38項實事項目,已完成24項,占總數的63.1%;其余14項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預計年底前可全部完成。一大批貨真價實的實事舉措已經落地,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贊揚,為更高水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助力。

深入了解民情 列清單明責任

“我們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年收入不足5萬元,村里的大事小情,只要一提到錢,村‘兩委’班子就不敢吱聲。有了這些香菇棚子,今后我們的腰桿兒就硬實了!”鳳城市邊門鎮口子里村黨支部書記王基良告訴記者,今年,口子里村爭取到市里100萬元扶持資金,用于發展香菇產業項目。

這是丹東市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深入民心了解民情,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一個縮影。針對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帶富能力、服務群眾能力不足的問題,丹東把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市級層面實事項目,投入4200萬元扶持資金,幫助42個村落實產業項目。

在實踐活動中,丹東市堅持市委、市政府和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各級黨組織帶頭確立實事項目。市委、市政府圍繞服務“一老一小”、救助幫扶生活困難群眾、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工作,帶頭確立38件實事,并印發《“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市級層面實事項目清單》,接受全市黨員群眾監督??h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結合分管領域帶頭確立實事1332件,其中,市級領導確定辦實事項目71件,縣處級領導干部確定1261件。各級黨組織通過“黨群一張網”入戶摸排、問卷調查、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帶頭確立實事5901件。

市縣兩級成立67個巡回指導組,對照《黨組織重點項目清單》《領導干部重點項目清單》《黨員辦實事清單》和《領導干部對接困難群眾臺賬》,采取現場勘查、跟蹤問效等方式對辦實事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實事項目有序推進。

聚焦“急難愁盼” 辦實事求實效

“我們辦實事要在推動解決群眾身邊各類‘急難愁盼’問題上見真章、求實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決不能搞形式主義,把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本來就要做的常規工作納入實事項目,或者簡單地把送錢送物當作一件實事。”在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調度會上,丹東市領導反復強調什么樣的事情可以納入實事項目,什么樣的事情堅決不能納入進來。

結合地區實際,丹東市聚焦著力貫徹新發展理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便民利民、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全國衛生城市復審工作辦實事。

年初以來,丹東各地區、各單位黨組織累計謀劃儲備“十四五”時期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5000萬元以上項目1190個。市工信局持續推進華洋紡織二級節點建設,以華洋紡織、華為丹東公司、丹東市紡織服裝協會、環思公司等單位組成聯合體,開展華洋紡織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打造強大的工貿一體工業互聯網平臺。市農業農村局堅持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務工就業動態管理,截至目前,已脫貧勞動力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就業人數11769人,是去年的121%,安排脫貧人口從事各類公益崗位808個。市人社局、市營商局等單位創新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一網通辦”實辦率達到69%。市營商局推進便民服務“掌上辦”工作,目前,已上線政務服務事項110項。市委組織部推進“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大支部、商圈大聯盟”城市組織體系建設,把服務凝聚群眾的觸角延伸到了小區樓棟和商戶門口。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眼下全市老百姓最關注的大事,我們組織了65個機關單位、2168名機關干部利用休息時間開展志愿服務助力創城。”丹東市直機關工委組織部部長于繼彥介紹。

8月以來,丹東市主城區的大街小巷里到處都能看到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身影。他們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耐心勸導行人走斑馬線、引導市民文明騎車、宣傳交通法規和安全知識,攙扶行動不便的行人過馬路等,樹立了機關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推出惠民實招 解民憂暖民心

“橋和路都修好了,解決了俺村村民出行的大問題。”望著剛修好的水泥路和新橋,寬甸滿族自治縣下露河鄉川溝村村民趙永生高興地說。

今年雨季時,川溝村的一座主要橋梁被水沖毀,村路也破損嚴重,村民們要想出村,就只能蹚著齊腰深的河水過去,很不方便。鄉鎮干部第一時間將這一情況記錄在“民心日記”里,并向上級反映,爭取到維修資金,解決了這個問題。

年初以來,丹東推出了一批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

在原有668個村民評理說事點基礎上,建立190個居民評理說事點,實現了全市行政村和社區全覆蓋,為群眾搭建更加方便、快捷的說事、議事、調事平臺。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貫通花園東路,提升改造仁忠街、濱江東路、金山大街等主要路網;完成11條道路提升改造,對青年大街、振八街等7條道路進行排水防澇改造,對東泰路、沙河鎮街等21條老舊小區紅線外道路進行改造。實施了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項目工程。

聚焦著力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全國衛生城市復審工作辦實事。在機場、火車站、政務大廳、醫院、景區景點、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建設完善無障礙衛生間21處、輪椅通道32處,建成并投入使用母嬰室19處,施劃無障礙停車位21處。

推行“黨群一張網、服務叫得響”工作,整合135類服務功能,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共受理群眾訴求37281件,辦結35715件。取消市域內轉診,截至目前,全市參保人在外地門診直接結算3.7萬人次,結算金額339萬元,外地參保人在丹東市門診直接結算3.9萬人次,結算金額445萬元,作為就醫地,丹東市開通異地門診直接結算定點醫藥機構覆蓋率為100%。

扎實推進“一事一議”村內道路建設,截至目前,完成村內道路443公里建設任務。解決了一批損害群眾利益的矛盾糾紛。

開展“你點我檢”活動,征集群眾最關注的20種食品,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媒體記者參與現場抽檢,共抽檢210批次,并將抽檢結果在媒體上進行公示。

開展“野廣告”清理工作,全面排查梳理各類野廣告線索來源,及時查處非法張貼、噴涂、書寫辦理假證等野廣告的違法犯罪行為,累計查處噴涂、張貼野廣告嫌疑人1713人,清理“野廣告”14684張。

出臺一批有利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措施。創新構建防止返貧長效機制,在東港市、鳳城市、寬甸縣推行“防貧保”項目,3個縣(市)分別與保險公司簽訂協議,投入財政資金534萬元,對5.3萬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因病、因災、因意外等原因造成個人財產(房屋等)、醫療費用、意外傷害等相關事項進行精準扶持。截至目前,已理賠618人次、98.9萬元。

丹東市建立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長效機制,實時收集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將之納入實事項目,持續推動解決。記者了解到,自“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丹東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累計為群眾辦實事51395件,取得了顯著成效。

(包司南 本報記者 蔡曉華)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