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們有事兒去找干部,現在是干部過來找我們,看我們有沒有事兒。”11月5日,寧陜縣城關鎮關一社區群眾張功興高興地介紹現在他和干部的關系。
今年以來,寧陜縣將聯系群眾全覆蓋、服務群眾全覆蓋“兩個全覆蓋”群眾工作法作為組織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方式,組織動員全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掌握群眾所思所盼,真心替群眾排憂解難,實現了聯系群眾“無死角”、服務群眾“零距離”目標,進一步增進了干群“魚水情”。
聯系群眾覆蓋到戶
“扶貧靠國家,農民靠干部,事情靠落實,在脫貧攻堅工作完成之后,依舊有干部聯系我們,尤其是我的聯系干部賀東像以前一樣幫助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寧陜縣筒車灣鎮許家城村村民謝貴芳說。
謝貴芳所說的賀東是寧陜縣政府辦干部,也是他的結對服務干部。去年,謝貴芳通過保安公司派遣去筒車灣小學當保安,但工資卻未按時兌付。得知情況后,賀東第一時間通過縣教體局與保安公司取得聯系,經過協商,該公司兌付了拖欠謝貴芳及其他保安的工資。
而在整個寧陜縣,像謝貴芳一樣,每戶都有自己的結對聯系服務干部。位于秦嶺腹地的寧陜縣,全縣農業人口散居大山深處。雖然多年來寧陜縣在密切聯系群眾上下了不少功夫,但縣上領導發現,干部聯系群眾仍有“死角”和“盲區”,服務群眾還有“距離”。
為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寧陜縣在全縣推行了“聯系群眾全覆蓋、服務群眾全覆蓋”群眾工作法。
按照該工作法,全縣被劃分為三級網格,鎮為一級網格,村(社區)為二級網格,村民小組為三級網格,全縣農戶被劃分為“放心戶、關心戶、連心戶”,全體黨員干部全部下沉到三級網格,在扶貧包幫的基礎上,統籌全縣黨員、干部聯系服務所有農戶,縣級領導帶頭指導1戶放心戶,包聯1戶關心戶、1戶連心戶,科級領導聯戶不少于3戶,其他干部根據任務確定聯系戶數,2000余名黨員干部結對聯系1.6萬戶群眾,實現聯系群眾全覆蓋,形成網格化管理,做到“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難在網中解,情在網中結”。
服務群眾落在實處
不久前,由于持續降雨導致廣貨街社區居民張先友家房屋后山體塌方,社區干部及時調集鏟車為其清除塌方,并將張先友轉移到安全點妥善安置。
“山體滑坡,三間房大部分都被壓住了。社區干部不僅幫我們清理塌方,還給我們送來了油、米、面。”張先友說。
廣貨街社區黨支部書記周文斌介紹,在連續幾輪強降雨過程中,網格員們主動走訪聯系群眾211戶591人,收集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40余件。
結合基層黨建、社會治理、脫貧后幫扶、鄉村振興等工作,寧陜縣每名聯系干部還要做到“三承諾”(惠民政策我來講、群眾難題我來解、鄰里矛盾我調和)、“三上門”(返貧風險排查上門、產業就業幫扶上門、思想困惑疏導上門)、“三必到”(突發意外必到、家有喪事必到、成員重病必到),盡力辦好民生實事,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對于收集到的群眾反映事項,寧陜縣要求由各村匯總初判,按照困難求助、政策落實、意見建議、思想動態、信訪訴求、防返貧信息監測等類型分類處置。同時,寧陜縣以村、社區居委會或村民小組、居民小區為單位,常態化召開群眾會,對群眾反映的事項,通過簡明事項當即辦、一般事項現場辦、重點事項牽頭辦、疑難事項盡力辦,確保服務群眾全覆蓋的實效。
激發活力推動發展
11月2日,河南省駐馬店市萬恒塑料公司負責人來到寧陜縣城關鎮青龍埡村香菇小鎮,他們以協議價收購農戶種植香菇后廢棄的薄膜等塑料制品,帶回加工廠二次加工。而這個塑料公司是村黨支部書記謝祖銀聯系對接的。
原來,謝祖銀發現自己聯系的村民家中有大量廢棄薄膜無處處理,在深入了解后,他發現這種情況在全村很普遍。青龍埡村香菇小鎮作為全縣規模最大的香菇產業基地之一,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廢舊薄膜和香菇袋等塑料制品,會造成環境污染。于是他便迅速聯系到加工企業前來收購這些塑料制品,防止環境污染的同時,給農民也增加了收入。
“我們組織黨員干部聯系農戶,關心群眾,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幫助其發展產業,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村長久發展。”謝祖銀說。
為便于操作,寧陜還對“兩個全覆蓋”內容進行規范,建立聯系服務群眾的“兩賬一簿”,即鎮級建立結對服務臺賬,記錄干部和包聯群眾基本信息,以村為基本單位登記成冊;村上建立服務事項臺賬,記錄群眾意見建議和服務事項登記、辦理、銷號等情況;包聯干部建立聯系服務記事簿,記錄日常工作情況。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員聯系服務記事可與日常工作日志“一本通用”。
目前,全縣黨員干部走訪群眾2.3萬人次,為群眾答疑解惑、排憂解難800余次,辦實事1200件次,處理各類矛盾糾紛456個,有效疏解了群眾情緒,將各類矛盾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我們把‘兩個全覆蓋’群眾工作法,同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有效銜接,把合力推進鄉村振興作為重點工作內容,解決現階段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力量統籌、工作推進、任務落實等方面的問題,同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相融合,促進工作銜接、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形成暖心服務工作品牌、特色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寧陜縣委書記鄭紅丹說。
(本報通訊員 譚海波 何源 記者 陳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