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榮琦報道 “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中國共產黨大連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上實現新突破。全市就交通、醫療、教育、文化等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民生領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
促進交通更加暢通。構建以快速路為主動脈的城市交通網絡,加強主城區內部以及與其他轄區的聯系。加快施工進度,盡早實現渤海大道全線通車,縮短新老城區時空距離、密切主城區與金普新區聯系,形成縱貫南北的城市快速通道。加快建設大連至旅順中部通道,緩解大連至旅順口區的交通壓力,形成橫跨東西的城市快速通道。
積極推進斷頭路打通工程,超前配套新建小區市政道路,暢通城市交通微循環,提高居民出行通達性與便利性。大力發展靜態交通,有效增加停車位供給,努力解決好停車難問題。
促進醫療更加普惠。大力實施醫學重點??频欠逵媱?,市財政每年投入1億元,通過5年時間,建設8個到10個國內先進特色???,打造國家、省市重點臨床??迫?,顯著提升全市解決疑難復雜重癥的醫療技術能力和水平。
大力實施衛生強基行動,深化醫聯體建設,在每個涉農地區至少建設1個高水平緊密整合型縣域醫共體,高標準建設10所社區醫院、15個農村區域醫療中心和400個村衛生室,進一步夯實分級診療的基層基礎。
促進教育更加公平。加快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確保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同步建設、按期交付、及時開辦,持續擴增學前教育普惠性學位供給,滿足市民普惠優質學前教育需求,力爭2025年全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5%以上。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十四五”期間,全市將規劃建設40余所義務教育學校;均衡配置教師資源,加大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師和校級干部交流輪崗力度,推動優秀師資向薄弱學校和一般學校流動;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80%;落實中考改革政策,逐年提高指標到校比例;推動義務教育“雙減”落實落地,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降低家庭教育支出成本。
促進文化更加惠民。實施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太陽溝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整治與環境提升工程,推動大連機車廠舊址等工業遺產項目建設,激發文化老城煥發新活力。加快201路電車沿線升級改造,打造多個文化氛圍濃厚、產業特色鮮明、環境生態優美、商業模式先進的城市功能區。
統籌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完善“一刻鐘文化圈”,建設一批區(市縣)級重點公共文化設施,打造“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推動市科技館、市文化館、市古籍館、市天文館以及大連藝術中心建設。支持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華錄集團、省文化企業10強的華信集團等骨干企業發展,支持冰山慧谷等產業園區提檔升級,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產業集聚的文創產業園區。到2026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