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普降大雪,為保障民政服務對象在寒冬天氣下安全溫暖過冬,民政系統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做好民政服務機構和民政服務對象各項保障工作。
高位推動 未雨綢繆
局黨組專題部署寒冬保障工作
市民政局黨組高度重視寒冬天氣下民政服務對象生活保障,在寒潮來臨前,連續三次召開專題會議,就民政各業務領域民政服務對象保障工作多次進行專題研究部署,要求各級民政部門切實發揮職能,全力做好各項兜底保障工作。
切實做好服務機構供暖供電保障,把養老、社會福利機構保障養員溫暖過冬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及時安排資金和過冬物資,全面摸排、查漏補缺,主動加強與電力供暖單位溝通聯系,保障水電煤氣、御寒物資、食品藥品供給;機關內要帶頭節約用電用氣,辦公場所禁用高能耗采暖設備,非工作時間及時關停用電設備。
依托社會救助審批權限下放街道鄉鎮改革,及時解決群眾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深化“早看窗簾、晚看燈”“敲敲門、拍拍窗”鄰里探訪模式,持續開展“走家入戶送溫暖 解憂暖心傳黨恩”活動,加強特殊困難群眾經常性走訪探望,開展好流浪乞討人員“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和街面巡查,堅決防止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發生。
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對照第三方專業安評檢查問題隱患,逐項明確整改舉措、整改標準和完成時限,針對冬季能源需求激增特點,進一步強化安全消防意識,嚴格機構內部水電煤氣和食品藥品安全管理,持續開展拉網式自查排查,及時堵塞漏洞,牢牢掌握安全生產主動權。
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各級指揮體系24小時保持在線響應。嚴格執行防控標準,不折不扣落實亮碼、消毒、通風、預約等措施,全面開展防控培訓和應急演練,推進加強針接種和養員接種“應接盡接”,確保民政服務機構和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以人為本 加強巡查
確保特殊群體安全過冬
為應對我市大范圍降溫天氣,市民政系統提前15天啟動了今年寒冬救助專項行動,以市聯席會辦公室和市民政局名義分別下發通知,自2021年11月1日供暖首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止,在全市開展以“感黨恩、暖冬行”為主題的“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公安、城管等聯席會成員單位同步下發通知,要求持續加強街面巡查力度;市、區兩級民政部門充分發揮四級救助網絡作用,動員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對轄區開展巡查,確保第一時間發現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共開展街面巡查3623人次,勸導救助72名流浪乞討人員,發放物資127件(套)。
首個寒潮天氣來臨之際,市民政局黨組高度重視,要求各區民政部門和各級救助管理機構主動作為,聯合屬地公安、城管等部門開展街面巡查,各街(鄉鎮)、村(居)委員會發動網格員,及時發現報告流浪乞討人員線索,確保做到“發現一人,勸導一人,救助一人”。從11月5日夜間開始,全市各區全部行動起來,及時搜尋流乞人員,并動態在微信工作群溝通、協調和處置。對于接收救助的,及時接進救助站,安排好生活;不接受救助的發放御寒、生活以及防疫物資,留下救助聯系卡并動態為其提供救助保障服務。11月6日夜間,我市普降大雪,7日清晨,市民政局黨組要求全市救助力量再次回訪曾有滯留人員的各相關點位,勸導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入站避寒,必要時可采取保護性救助,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了堅實有效的安全保障。
民生為要 合力服務
保障群眾用電供暖安全穩定
市民政局黨組要求,要千方百計保障民政服務機構和民政保障對象用電,確保群眾基本用電需求。
在養老服務機構方面,主動與國網電力天津分公司建立溝通機制,建立起市、區兩級聯絡網,明確由民政部門提供服務機構供電保障需求、電力部門分別從市區兩級進行對接的保障方式,優先保障397家養老服務機構用電保供;妥善安排過冬物資,切實保障水電煤氣、御寒物資、食品藥品供應。
在困難群眾保障方面,印發《關于切實做好能源電力保供工作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的通知》,召開全市民政救助工作推動會,在科學分析國慶期間困難群眾能源電力保供工作的基礎上,就近期有關能源電力保供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全市民政干部組織走訪排查困難群眾1萬余人次,特別是對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逐一排查,不留死角、不漏問題;對各區工作進行抽查,對走訪排查中出現的問題,限時整改,確保無盲區。同時,加大各項政策落實力度,11月上旬將采暖補貼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對已繳納取暖費的及時報銷,對因特殊情況無力繳納采暖費的通過臨時救助予以解決,確保各項補貼應發盡發。暢通市、區、街道(鄉鎮)三級求助熱線,及時解決社會救助對象報銷取暖費方面的投訴與舉報。健全應急機制,迅速處理突發事件,應對極端天氣,千方百計保障困難群眾照明、取暖需求,針對重點人群的供電、取暖問題早著手、早準備;對困難群眾用電、用煤取暖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在兒童福利方面,指導督促全市各級民政兒童福利部門做好保暖保電等工作,兒童福利機構和未保機構實施主要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在安全生產上,排查基礎設施電路老化、破損及消防器材安全;各區未保中心同供電部門、供暖部門聯系,確保24小時供應。結合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加強對未成年人特別是保障范圍內兒童監護情況進行預判,特別是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溫暖過冬。
儲備物資 排查隱患
為民政機構養員創造安全環境
為了切實保障市級公辦社會福利機構內3000余名孤老殘幼困難群體溫暖過冬,各養老、兒童和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強化應急值守,積極做好應對預案,制定應對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做到出現突發情況和次生災害能夠及時應對、有效處置。
各機構密切關注疫情發展,開展預防和處置因寒潮天氣導致機構內養員患病情況,及時利用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或協調屬地醫療機構處置養員發燒、咳嗽等病癥的診療,加強季節性傳染病預防,實現“多病共防”。
各機構為電力部門提供了民政服務機構坐落地址等相關信息,加強與屬地燃氣、供暖、水務、電力等部門溝通協調,對暖氣供熱管道和水電設施進行了排查,對損壞暖氣、水管等部位進行了更換,加強進水回水溫度管控調高供熱溫度,必要的機構加裝了供熱循環泵、溫度計、濕度計等環境監測設施,同時加強了消防安全檢查排查和夜間值班巡查,開展了停水停電應急預案演練。
各機構積極準備好御寒物資,抵御寒潮天氣影響,為養員添置并更換了棉被、毛毯和褥單。養老機構密切關注老人身體狀態,及時提醒住養老人增添衣物,適當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各機構積極做好米、面、油及蔬菜、肉食等基本生活物資的儲備,儲備了近一周的米面油生活物資和應急用品,防止因災害天氣導致基本生活物資供應不足,同時根據氣候變化為養員增加高蛋白食品供應,增強養員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