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憂患意識 始終居安思危

2021-11-18 16:50:58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

“備預不虞,為國常道。”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必須提升理論修養。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執政,面對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只有保持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預判,才能保持定力,積極作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研究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理論武器。我們要加強理論修養,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著重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理論思維、科學方法、戰略策略,著力提高認識風險、防范風險、化解風險的能力。

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必須樹立底線思維。運用底線思維,是我們黨從歷史興替中得出的一條重要經驗,是防范風險挑戰的一個重要方法。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慶寫了《甲申三百年祭》,毛澤東同志稱贊此文,要全黨“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列舉了中國革命可能會遇到的17種困難,包括許多預想不到的困難,要求全黨做好充分準備,做到有備無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負責領域內的重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局性重大風險,第一時間提出意見和建議。實踐證明,看不到風險是最大風險,看輕了風險會產生更大風險。寧可把形勢想得更復雜一點,把挑戰看得更嚴峻一些,做好應付最壞局面的思想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只有凡事從最壞處準備,才能遇事不慌、臨危不亂,確保在風險可控范圍內實現發展目標,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

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必須發揚斗爭精神?;仡櫄v史可以發現,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是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和披荊斬棘中一路闖過來的。今天中國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同樣也不可避免地面臨各種風險挑戰。這些風險挑戰既可能根源于國內的深層次矛盾,也可能來自國際的多元化沖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我們必須堅定斗爭意志,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要敢于直面風險挑戰、敢于較真碰硬、敢于攻堅克難。同時,我們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在各種重大斗爭中,注重策略方法、講求斗爭藝術,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必須運用制度優勢。積極應對風險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有一整套的有效制度作保證,并抓好制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于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人民群眾在這場大考中對制度建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防范比控制更重要,有章可依有規可循更可取。在抗疫斗爭中,我們洞察疫情風險,堅持全國一盤棋,全力實施疫情防控阻擊戰,并適時優化防疫策略,成功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確保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力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要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共同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防火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黨員干部要自覺增強制度意識,維護制度權威,真正以制度的威力應對前進道路上已經遇到和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挑戰,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勇于擔當作為,做制度執行的表率。

(作者單位:河南省委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

責任編輯:王怡瀟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