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中共潮汕地委根據上級指示,在大北山成立了潮汕人民抗征隊。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抗征隊連戰連捷,摧毀根據地周邊國民黨軍的據點,同時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兵和基層政權,部隊迅速由組建時的70多人發展為兩個大隊600多人。
潮汕人民抗征隊的發展壯大,使國民黨廣東當局異常驚恐。1948年3月中旬,國民黨軍拼湊10個中隊近1000人的兵力,采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術,對潮汕人民抗征隊發動第一次“清剿”??拐麝爠t采取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打擊進犯之敵。3月15日,敵人一個中隊進犯三坑??拐麝牭谌箨牭谝恢嘘犜O伏于云蓋月高地。上午8時,敵人進入伏擊圈,第一中隊當即發起攻擊,將敵人大部殲滅,并在敵人援軍趕到前主動撤出戰斗。與此同時,抗征隊第二、第三中隊分別對進犯的國民黨軍進行連續阻擊,給敵人以重大殺傷。隨后兩日,第三大隊各部又分別多次襲擊進犯的國民黨軍,斃傷多人。敵人死傷慘重,不得不撤退,抗征隊取得第一次反“清剿”斗爭的勝利。
4月初,敵人又拼湊了千余人,開始第二次“清剿”,分多路進攻大北山。4月5日,抗征隊集中力量,在長灘打退了敵人一個營的兩次進攻。國民黨軍企圖用小部隊從側面偷襲,又被埋伏的赤衛隊擊退。戰至下午4時,敵營長親自率部沖鋒,被抗征隊戰士一槍擊斃,抗征隊乘勢反攻,將敵人徹底打垮。11日,敵人又分兩路進攻,準備合圍抗征隊第一大隊,一路進至八鄉山灘下時,遭到埋伏于兩側山上的民兵和武工隊迎頭痛擊,無法前進;另一路進至戲仔潭附近時,也被抗征隊圍困于山窩里。激戰三天,國民黨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倉皇撤退??拐麝犛忠淮稳〉昧朔?ldquo;圍剿”的勝利。
4月下旬,國民黨軍對潮汕人民抗征隊發動了第三次“清剿”。敵人首先將兵力部署于大北山前沿,切斷大北山與大南山、南陽山根據地的聯系,然后派重兵逐步推進,企圖一舉“掃除”南陽山根據地。這時,中共潮汕地委在原抗征隊第一大隊、第三大隊基礎上建立了兩個主力團:北山團和南山團,同時進行反“清剿”戰斗。27日,國民黨軍一個營進攻南陽山。北山團一部在錢坑進行伏擊,擊斃敵人數十人,隨后又在武工隊配合下,乘勝解放五經富。5月初,國民黨軍1000人,又分三路進犯南陽山。南山團留下少數武工隊、民兵與敵人周旋,大部乘敵人后方空虛,實施外線作戰,將敵人各鄉留守地主武裝消滅殆盡,并奪取了敵人存放在各處的軍需補給,使“清剿”南陽山的國民黨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不得不于5月中旬狼狽撤退。至此,敵人對抗征隊的第三次“清剿”又被打破。
潮汕人民抗征隊三次反“清剿”斗爭的勝利,使潮汕地區的武裝斗爭有了很大發展,活動地區逐步擴大,根據地日益鞏固。在反“清剿”斗爭勝利的基礎上,潮汕人民抗征隊于1948年7月奉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指示,組建為閩粵贛邊區縱隊潮汕支隊。(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