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小學小課桌 點上油燈學點啥

2021-11-25 15:32:52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陳列在信陽市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的鄂豫皖蘇區箭廠河列寧小學的課桌椅。記者 李筱晗 攝

□本報記者胡巨成李筱晗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楊晶晶

這套課桌椅,看起來很有些年頭,也很簡陋。課桌由三塊木板拼成,桌面被墨汁長年累月地浸潤,已看不見原先木頭的顏色。

桌前是一個木燈臺,煤油燈碗里還有燈芯,仿佛在無言地告訴我們,暗夜中,曾有人在桌前苦讀。

這套課桌椅是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這是90多年前鄂豫皖蘇區箭廠河列寧小學的桌椅。”面對前來參觀的游人,鄂豫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蔡兆柯講起了這套課桌椅背后的故事。

1930年春,鄂豫皖蘇區建立后,為了提高群眾的文化科學水平,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在箭廠河的吳氏祠堂創辦了列寧小學。

沒有黑板?墻上刷一層黃土,制作成黑板。

沒有粉筆?墨炭當粉筆,鍋灰當墨汁。

沒有課本?鄂豫皖省委宣傳部長、省蘇維埃文化委員會主席成仿吾親自編寫教材。

沒有老師?根據地領導人為學員講課,宣傳革命思想。

為此,群眾還編了一段順口溜:“泥巴桌,泥巴椅,泥巴凳子,泥巴墻,屋外下雨屋里淌。”

雖然處于戰爭環境中,但每晚都有很多工農群眾前來學習,男女老少都有,氣氛非常熱烈。學校開設有政治、軍事課,學員既學認字又學時事、政策;生產勞動也被列入課程表,比如犁田、插秧、上肥料、割稻子等。

這張長1.16米、寬0.52米、高0.71米的小書桌,見證了無數鄂豫皖蘇區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廢寢忘食、刻苦學習的歲月。

據統計,箭廠河列寧小學先后培養學員500多人,其中很多人都成長為革命骨干:原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吳華奪、空軍原政委高厚良、湖北省軍區原司令員吳世安等都曾在列寧小學學習過。

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在第四次反“圍剿”斗爭中失利,被迫向西戰略轉移。列寧小學有80余名學員隨紅四方面軍轉移,幸存下來的不到40人。

新中國成立后,當年課堂上使用的一套桌椅完好保存在曾任列寧小學教導主任的劉傳意的家中,2007年被劉傳意的家人捐贈給新縣文物局,新縣文物局又將這套珍貴的桌椅轉贈鄂豫皖革命紀念館。

當年的列寧小學,如今更名為新縣列寧小學。這幾天,在寬敞明亮的校舍里,孩子們天真活潑、笑容燦爛。

看著這套桌椅,我們仿佛看見,在曾經黑暗的歲月里,先輩們白天戰斗、夜晚學習,為創造一個光明的新中國而奮斗的身影。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