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精神研究的傳承與創新

2021-11-30 16:03:37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綿延發展的精神紐帶和基因,也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精神支柱和動力。努力開創新時代的新氣象,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需要緊密結合歷史和現實,在偉大民族精神的弘揚、傳承與發展中砥礪前行。

學術傳承與特點

民族精神研究在改革開放后成為國內學術界的重要課題并蓬勃發展,有特定社會歷史根源。一是經濟繁榮所需。改革開放通過物質激勵出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但亟須通過更深入人心的精神激勵來進一步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二是政治發展所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把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緊緊凝聚在一起攻堅克難,需要不斷研究、弘揚民族精神。三是文化自信所使。處理好中西文化關系、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需要以民族精神作為引領和支撐。

根據民族精神研究主題轉換和研究熱度增減,改革開放初期,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精神概念內涵、功能定位等重要問題。其間,學界對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民族精神價值的認知日漸成熟,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予以普遍肯定。“香港回歸”“98抗洪”“黨的十六大召開”等相繼成為民族精神研究的熱點話題。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的發生,激發了學界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空前關注,相關研究在2004年、2008年前后臻至頂峰,集中考察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淵源、基本內容、弘揚途徑等重要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界的關注點為中華民族精神特質、方法論、培育弘揚途徑等問題,問題導向被突出強調,與時代精神和社會實踐的結合愈加緊密。2020年,學者研究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

縱觀民族精神研究歷程,表現出以下特征:研究方法上,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相互交融、互相促進。研究視域上,一直保持與國外民族精神研究和價值哲學的交流對話和比較互鑒。理論功能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供了深入完善、縝密系統的學術理論支撐。

創新路徑與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圍繞民族精神的理論體系、功能效用、培育弘揚等,回答了民族精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

構筑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理論體系。民族精神概念發生的背景涵蓋了鮮明的實踐要義和歷史使命,即直接見證、參與并促進人們價值觀念與精神變革,進而建構當代精神價值體系。從概念上說,民族精神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偉大精神,為本民族絕大多數人所認同,不斷推動民族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賦予了偉大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

凝練了民族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的強大功能。一是民族精神蘊含的經濟文化、道德等,有助于激發民族追求經濟發展的動力,在民族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能動作用。二是為民族群體提供觀念、信仰和價值,造就普遍的國民性格,維護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祖國統一。三是構建全體國人共享的文化認同感,為廣大民眾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四是以對民族、國家命運的責任與擔當,動員最廣泛的力量和資源,戰勝一切艱難困苦。

探索出民族精神在現代化進程中培育弘揚的有效路徑。一是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指導中華民族精神充滿生機與活力。二是用貼合大眾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踐行力。三是發揮家風、家教、家規、家訓等家庭文化的傳承教育功能和學校的立德樹人功能,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奠定堅實基礎。四是加大正面宣傳力度,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五是充分發揮先進事跡、先進人物的帶動示范作用。

研究方法與前景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斷深入推進和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學術研究更需要自我審視和發展創新,需要解決民族精神傳承弘揚中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

加強民族精神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有機統一。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有機統一,深入透徹理解和運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分析歷史、評價事件或人物。

加強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功能有機統一。將自己的民族責任擔當寫在祖國大地上,始終將理論探討扎根于對社會實際問題的深度認知思考中,做到理論探討廣度與深度、橫向與縱向等有機統一。

加強史料挖掘運用與民族精神培育弘揚有機統一。將民族精神培育與新時代理念緊密結合,培育廣大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形成正確的三觀,將正面激勵和負面警示、學校培育和社會培育等緊密結合。

加強文化自信與民族憂患意識有機統一。在文化自信與民族憂患意識的有機統一中做好民族精神問題研究,牢記“一個民族,沒有強大的科學技術,一打就垮;沒有民族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

加強研究中的法治視域與德治視域有機統一。在法治視域下審視民族精神研究,關注以剛性為特征的重理性和行為效果的法治/法律精神的研究,讓法律成為民族正義實現的權威準則。

加強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與地域性視域有機統一。在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與地域性視域有機統一中進行民族精神研究,為促進全球不同文明、國家、民族和諧相處提供中國方案和重要價值支撐。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民族精神始終是民族自信的底氣和前行的重要力量。我們要深刻把握、堅定維護和不斷弘揚、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在中華民族精神內生力量生生不息的創新和發展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強大精神支柱和靈魂支撐。

(作者系河南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教授 王明欽)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