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內學習教育活動的回顧與思考

2021-12-02 17:50:29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來,面對各時期的中心任務,重視通過黨內學習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升全黨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領導能力,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動和促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黨的歷史,就是一部黨內學習教育史,一部不斷廓清中國道路、前途、命運的學習教育發展史。

一、中國共產黨黨內學習教育活動概述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內學習教育活動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黨的各項工作處于探索創立的狀態,黨就十分重視學習教育工作。通過組織黨團組織生活、出版刊物、創建出版社、創辦學校等方式,以黨報黨刊為主要教育材料,以講演和討論為主要形式,開展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研究與宣傳,形成黨第一次學習教育高潮,有力提升了無產階級工人的政治覺悟,培養了領導力量,為中國革命道路的開辟準備了組織基礎。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主持制定《古田會議決議》,指出:由于現在黨的組織基礎的多數是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因此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時期,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度重視思想建黨,重視用無產階級思想和黨的正確路線教育黨員,提出了“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等思想,強調“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提出了黨的思想路線、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原則的基本思想,形成黨歷史上的又一次學習教育高潮。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全國性、群眾性大黨。這一時期,黨要求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研究中國的形勢和實際問題,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的思想和任務。為適應形勢變化,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開展了全黨的學習競賽。1942年春天,毛澤東作了《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要求全黨進行一次“大學習”運動,徹底整頓黨的作風。這一時期,黨創造了整風運動這種黨內學習教育方式,全面整頓了學風、作風和文風,為中國革命勝利奠定了思想和干部人才基礎。解放戰爭時期,黨先后組織進行了抗戰勝利后的形勢和任務的教育、整黨運動、解放全中國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組織紀律教育等等。這一階段的學習教育活動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一次系統全面深入持久的學習教育活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干部隊伍基礎。

2、社會主義時期的黨內學習教育活動

新中國成立之后,黨面對領導人民建設新中國的新形勢新任務,重視加強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初步建立了從中央黨校到地方黨校的干部教育培訓系統,建立起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臺等學習宣傳平臺,要求黨內各級干部必須參與黨校正規教育,確定了輪訓制度。學習的內容非常豐富,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共產黨的知識;社會發展史、中國共產黨歷史知識及馬克思經典理論著作和毛澤東思想。“大躍進”運動之后,黨開始重視了調查研究,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多次要求全黨以馬列主義為指導,聯系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文革時期,黨內學習教育活動遭到嚴重破壞,主要表現為“脫離實際地學習”,“崇拜式”地學習語錄,教條地按照語錄辦事,罷黜“文化百家,獨尊語錄”,留下了慘痛的教訓。這一時期的教訓和失誤告誡我們:脫離實際的學習往往導致在錯誤的路上愈行愈遠,警示我們要學習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黨在解放后前30年的學習教育活動,既取得了許多成績,也有不少失誤,積累了成功的經驗,也有需要吸取的教訓。

3、改革開放以來黨內學習教育活動

1978年在全黨展開了圍繞真理問題的大討論,形成了一次空前的大學習高潮,從而沖破了“兩個凡是”的束縛,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改革開放初期,中央要求全黨學習經濟、科學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1983年下半年,黨中央決定開始全面整黨,以解決黨的組織、作風不存及紀律問題。黨還大力加強干部的教育和訓練工作,建立了以各級黨校、干部院校為主的干部培訓教育系統,所有黨員干部受到輪訓教育,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完善了干部的知識體系結構。

1992年之后,黨中央要求全黨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基本知識、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1998年,全黨開展“三講”教育活動,再次使黨員干部受到教育提高。

進入新世紀之后,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首次提出:“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濃厚氛圍”,第一次提出要“努力建設學習型政黨”。這一階段,主要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還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提高了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提出“做一個學習型大國”為標志,黨內學習教育活動進入新階段。在教育學習內容上,突出新形勢下治國理政新實踐、新思想;在學習教育形式上采取集中學習教育與經常性學習教育活動相結合,開展“兩學一做”集中學習教育活動;在學習教育要求上,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結合黨員思想作風建設現狀,在端正黨風廉政建設上著力,推進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呈現新局面。

二、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學習教育的特點

1、黨內學習教育目的具有針對性,主要是解決不同時期黨所面臨的不同歷史任務。

縱觀中國共產黨95年黨內學習教育的歷史實踐,學習教育的目的是運用馬列主義解決中國的問題,解決不同時期所面臨的歷史任務,即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建國前,黨內學習教育的目的是普及馬列主義原理和知識,主要解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革命道路、革命對象、革命的領導者、統一戰線等根本性問題,從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建國后,黨內學習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解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問題。但由于長期的革命思維,以革命斗爭習慣和方式搞建設,結果并未很好解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改革開放以后,黨內學習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集中解決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問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內學習教育的目的主要解決黨的領導和執政水平及反腐敗問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問題。十八大以來黨內學習教育目的的重點解決貫徹“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提升治國理政水平和能力,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歷史地看,黨內學習教育圍繞黨不同時期中心任務展開,達到了統一思想,服務中心,促進中心任務完成的目的。黨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學習邁向未來。黨內學習與黨的建設同向,與黨的歷程同行,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色。

2、黨內學習教育內容具有廣泛性,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及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全黨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前蘇聯十月革命的偉大成果以及中國革命理論結晶——毛澤東思想、中國革命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等。中國共產黨雖然多處于隱蔽狀態或偏居于山區、農村,但視野十分開闊,學習內容十分豐富。社會主義時期,主要學習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科學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等方面。改革開放新時期,主要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管理和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知識。新世紀新階段,黨強調通過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活動,努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內容更加廣泛豐富。十八大以來,中央要求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治國理政新思想,增強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各級領導干部加快知識更新,使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因此學習內容更加全面,更加注重學習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的經典理論和前沿知識。

3、黨內學習教育的方式具有多樣性,核心是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

回顧黨的歷史,黨內學習教育的方式核心是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強調要根據實際情況的不斷變化,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時代特征,自覺解放思想,緊跟時代步伐,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觀點和方法,解決發展中遇見的各種難題,推動黨的事業的發展。但在具體方式上則是多種多樣的,如整風、整黨、“三講”、先進性教育、兩學一做等集中學習教育形式,黨校學習、干部集訓、高校開班、國外學習等脫產學習教育形式,基層調查、專項考察、掛職鍛煉、蹲點幫扶等實踐學習教育形式??偟目催@些形式是行之有效的。

4、黨內學習教育成果具有開創性,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

黨的學習教育活動呈現出學理論,重實踐,勇創新,推發展的鮮明特點,通過學習實踐探索發展形成中國化的偉大成果,作出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黨前30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過不斷學習總結,實事求是,開拓創新,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成果。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改革開放新時期,黨認真總結國際國內的歷史經驗,創立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十八大以來黨治國理政新思想等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取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成就,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開辟新境界,譜寫新輝煌。

三、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學習教育活動的歷史啟示

中國共產黨95年的黨內學習教育實踐,不僅教育成為黨保持生機活力的秘密武器,成為黨創新發展的重大力量源泉,而且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啟示。

1、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教育黨員干部,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黨的各項事業的發展。

黨內學習教育的目的全在于應用,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政黨必定是一個堅持學習、擅長學習的政黨。中國夢、民族夢是一個充滿挑戰、充滿希望的未來夢。面對新矛盾、新挑戰、新問題,全黨只有堅持學習、善于學習,勇于探索,不斷用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指導實踐,才能披荊斬棘,無往不勝。堅持學習、善于學習就是要堅定不移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善于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性地解決中國的具體問題。95年的黨內學習教育實踐啟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就是要堅持政治建黨,思想建黨,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不斷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改造世界的能力,以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2、要堅持制度創新,保障黨內學習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了保證黨內學習教育取得實效,先后建立了學習小組制度、學習指導制度、學習匯報總結制度、學習獎懲制度等。建國后,中央頒布的《關于黨的高級干部自修馬克思列寧主義辦法的規定》,標志著黨內學習教育開始向制度化、規范化方向邁進。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領導班子集體學習制度以及黨內其他學習制度。歷史表明:只有建立和創新制度,發揮制度的保障和約束作用,才能保障黨內學習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供制度保障。

3、在黨內學習教育過程中,要發揮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的作用。

發揮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的作用,是黨內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的前提和先決條件。領導干部重視、帶頭自覺學習,發揮表率作用,是新形勢下增強執政能力,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必然要求。領導干部能否發揮表率作用,直接關系到黨內學習教育活動能否順利推進,能否取得實效。在黨內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樂于學習,勤于學習,把學習當成生活的一個部分,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通過學習不斷開闊視野,提高能力,補足短板,提升境界。

4、要把各級黨校、干部學院等培訓機構作為黨內學習教育的重要培訓平臺陣地建設好。

1940年,黨就發布了《關于辦理黨校的指示》,要求把黨校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學習馬列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陣地。建國后,黨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以黨校為主干的較為完整的黨員干部培訓系統。歷史表明:各級黨校、學院等培訓機構在黨內學習教育中,發揮了培訓主渠道、主平臺的重要作用,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培訓提供了重要保障。要繼續發揮各級黨校、干部學院等培訓機構的優勢和作用,積極改革創新,健全體制機制,優化課程設置,改進培訓方式,不斷提高教育培訓的效果和質量。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