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袁繼文:初心的追尋

2021-12-08 17:14:31 作者: 來源:
分享到:

“不忘初心”,這4個字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這兩年來習總書記在多個重要的場合對全黨反復強調“不忘初心”。初心,似乎成了一個老話題,好像變成了一個口頭禪。那么,初心是什么?下面,我向大家匯報一下對初心的一點理解和追尋。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當然應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但無論怎么創新、怎么發展,總有一些東西是一脈相承、永恒不變的。就像一個人不能數典忘祖一樣,一個政黨同樣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不能割斷自己的血脈,不能改變自己的基因,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

首先,初心,它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初心一詞,古來有之。什么是初心?儒家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這赤子之心,就是初心。這句話是說:只有包含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才能成為偉大的人。孟子又云:“仁、義、禮、智根于心。”君子心中所根植的,正是這種善的心性。這,就是中華文化“性本善”的根源。守護這“性本善”,便是守護“初心”。唐代白居易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說時時不忘記最初的發心,最終一定能實現其本來的愿望。“初心”守持者則向善,“初心”喪失者即沉淪,這是中國兩千余年前的士人們朝斯夕斯、念茲在茲的思考勝果。先賢先哲的大智大慧,卓著功勛,使中華民族歷盡千難萬險終未滅絕,而且發展成為煌煌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化最優秀的民族。

其次,初心,它蘊涵著無數革命志士浴血奮戰的動力。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什么?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這個理想和信仰是共產黨人身上的鮮明標識,這種標識在革命戰爭年代具有非常高的辨識度,因為它的顏色和純度需要用生命和鮮血去浸染。當夏明翰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時;當瞿秋白高唱國際歌,引頸受戮、從容就義時;當黃繼光神情毅然,撲向敵人碉堡的槍口時;當邱少云手摳著大地,在烈火中壯烈犧牲時,他們心中只有最純良的“初心”,那是他們心靈的絕對命令。當鄧稼先、周光召在荒脊的西北制造“兩彈”之時,讓民族不再受到凌辱的愛國“初心”,永垂竹帛。當毛岸英在朝鮮戰場壯烈犧牲,毛澤東主席懷著巨大的悲痛說:“青山處處埋忠骨。”這是毛主席從第一次黨代會就懷抱著的拯救中華民族的“初心”。檢點中國近代革命史,凡是為“初心”而生、為“初心”而死的無雙國士,皆是民族的英魂,他們依舊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

第三,初心,它指明了新時期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方向。習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不忘初心,這是作為共產黨員最為宏大、最為“終極”的命題,卻又是最為日常、最為鮮活的概念。信仰是實是虛、初心是真是假,這才是真正要害的“終極問題”。唯有最日常的場景、最細小的言行,才是對終極問題最好的檢驗。83歲的牛犇加入中國共產黨,很多人問過牛犇,年紀這么大了,現在申請入黨,圖什么呢?是啊,圖什么呢?說來說去,圖的可能就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對幾十年夙愿的交代,對曾有的承諾的交代,說到底,也就是一種最樸素的“說到做到”的情懷。而這種說到做到,展現出的就是最為日常的場景——是不是把每件事做得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是不是愿意選一條比投機取巧更難的路去行走,是不是在隨時出現的名利誘惑前保有說“不”的能力。對我們年輕黨員來說,我們應該從中學到、悟到、做到!

“不忘初心”,時代強音、重若千鈞。初心是昨天的愿景,更是今天的行動!我相信,理想經過實踐的砥礪,一定能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分享到: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