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
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近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價值追求和奮斗目標,緊緊依靠人民、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既是黨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也是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人民群眾支持的基本保證。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踐行好“人民至上”理念,是站穩政治立場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現。站穩政治立場要求廣大黨員自覺講政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的最高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要以對黨忠誠、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要加強斗爭歷練,增強斗爭本領,永葆斗爭精神,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積極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切實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當前踐行“人民至上”理念面臨諸多新問題、新挑戰,類似新冠肺炎疫情等未知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容易出現“知識恐慌”“本領恐慌”。要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強化學習思維,有針對性地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及時發現問題、透徹分析問題和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要認真學習掌握分管領域的專業知識,自覺將新觀念和新思路運用到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具體實踐中,促進各項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實。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學習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識,結合工作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在解決具體問題的行動中。要直面群眾訴求,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件一件抓落實,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當前,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怎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工作?怎樣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怎樣在脫貧攻堅中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這就是踐行“人民至上”理念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我們要集中精力抓好脫貧攻堅工作,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解決好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百姓關注的問題。只有如此,“人民至上”理念才能真正落實到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才能真正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作者:河南省委黨校 張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