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左)、展世榮(右)近照
3月5日,正值學習雷鋒紀念日,記者有幸見到雷鋒生前輔導的兩位學生——劉靜、展世榮。兩人看起來50多歲的樣子,笑容可掬,精神狀態自然飽滿。“我們都退休好多年了,我今年69歲,她72歲。”見記者疑惑,劉靜說,學雷鋒,人精神;做好事,沒煩惱。
記者:說一說你們和雷鋒之間的故事?
劉靜:我12歲時,雷鋒叔叔作為我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我和他照過兩張相。一張是我給雷鋒叔叔系紅領巾,另一張是他給我們講節約的故事。雷鋒叔叔還鼓勵我學畫畫,當年還送我4張畫片?,F在我已創作60余副有關雷鋒叔叔的國畫作品并陸續發表。今年,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彩繪本圖書《學習雷鋒好榜樣》用了我30幅畫,圖文并茂地向年輕一代宣傳雷鋒精神、雷鋒事跡。
展世榮:雷鋒大我7歲,但他是永遠的雷鋒叔叔。我14歲時,雷鋒是我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我作為大隊文藝委員和雷鋒叔叔接觸比較多,切身感受到了雷鋒叔叔對我的關懷和幫助,那種快樂和溫暖伴隨著我一輩子。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雷鋒叔叔給我的三毛錢,當時我負責收電影票錢,對賬時發現少了三毛錢,眼淚汪汪非常著急。雷鋒叔叔進來問我怎么回事,并給我三毛錢。他還用自己微薄津貼為學校買了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小人書,教導少年兒童從小要熱愛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種子……
記者:你們是如何踐行雷鋒精神的?
劉靜:一方面,我通過藝術手段(畫雷鋒作品)向青年們傳承雷鋒精神。另一方面身體力行來弘揚雷鋒精神,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退休后,我在遼寧撫順礦業集團運輸部的關工委工作。2012年以來,我加大對青年工人的關心,把青年工人的成長作為我的一個重要責任。經常給他們講雷鋒的故事,自己拿錢給他們買書,在班組設立圖書角,讓青年工人在工作空隙可以看些圖書,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文化修養。同時,關心青年的家庭生活,用退休金買米、面送給家庭困難的工人……作為雷鋒輔導過的學生,我應該把這個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展世榮:雷鋒叔叔對我說過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為人民做的好事,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傳承雷鋒精神,是義不容辭的職責。無論做哪一行,我都是一事當前想雷鋒,一事之中仿雷鋒,一事過后比雷鋒。多年來,組織上先后調了我十幾次工作,我都以雷鋒在日記中寫的那句話鞭策自己,“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自己辛苦點,多為人民做點好事,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1973年,環球雜志報道了我學雷鋒的事跡,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也進行了采錄,我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學雷鋒標兵,省、市民族團結模范,省、市老干部先進工作者,好兒媳(我伺候婆婆15年)、好妻子(我伺候丈夫11年)。我覺得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受我幫助的人對我說,雷鋒輔導的學生像雷鋒。聽到這話以后,我的眼睛濕潤了,久久不能釋懷,我覺得這是對我最大的褒獎。
記者:今天,我們該如何弘揚雷鋒精神?
劉靜:當今國家快速發展,雷鋒精神也得跟上時代步伐,進行進一步發展、升華。我們應該把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雷鋒精神相結合,雷鋒精神本身就是傳承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非常有代表性,比如雷鋒的艱苦樸素、愛崗敬業、螺絲釘精神等在各個方面都具備。在新時代,我們要爭做具有現代意識、現代文明、和國家發展相適應、有正能量的優秀公民。年輕人要有一種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負責的態度,親身從小事去踐行雷鋒精神。
展世榮:習主席多次提到學雷鋒要從娃娃抓起,我被多所學校聘為校外輔導員。我覺得作為雷鋒生前輔導的學生,要讓我們的下一代,知雷鋒、學雷鋒、愛雷鋒、做雷鋒是我的責任。在年過七旬之后,能為傳播雷鋒精神盡力,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習主席說過一句話,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我覺得學雷鋒就應該學他立足崗位。首先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然后遇到困難的人和事拉一把。雷鋒精神就是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作為學生,好好學習,把知識學到手,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作為工人,做好、做精自己分內的工作,也是學雷鋒。學雷鋒,做最好的自己,關心他人,做好人、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