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侯 陽)日前,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對一至五批歸國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的上千件遺物進行整理時,發現了24枚印章,上面的文字圖案清晰可辨,為有關部門尋找烈士親人提供了線索。其中,鄧州籍烈士楊雙喜的印章字跡清晰可見。
根據檔案資料記載,楊雙喜,男,河南省鄧縣人,1910年生,1951年5月18日犧牲,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45師133團3營營長。主要遺物有黑色(8cm×2cm×2cm)長方體印章一枚、鞋底5只、殘缺皮帶、鋼筆3支、手表1塊。
在清明節來臨之際,中華英烈網和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共同發起“尋找英雄”行動,為烈士尋找親人,慰籍烈士英靈,告慰烈士的親人。60多年前,這些年輕的生命為保衛新中國,捍衛新生的人民政權,在“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中奔赴戰場,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履行了保家衛國的使命,卻長眠異國他鄉。自2014年以來,我國共迎回五批589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的遺骸。雖然經歷千難萬難,英烈們已安眠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但還有一個心愿未了,就是希望親人能夠來到靈前,實現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家敘”。
本報在此呼吁廣大市民群眾積極提供線索,讓楊雙喜烈士英魂榮歸故里,讓烈屬的思念有所安放,了卻他們半生甚至一輩子的心愿。如發現線索,可直接聯系本報或通過退役軍人事務部官網“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教育活動網上平臺尋親欄目提交。
本報電話:037760658002